4月26日,苏州市第三中学举行“回望·同行·致远”长三角日语教学研讨会暨苏州市第三中学校多语种特色办学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苏州三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90年代,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人才,学校积极推动外语特色教育。2009年,苏州三中创办日语班,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日语教育资源,为有成才抱负的学生开辟安全、便利、经济的日本留学通道和国内小语种升学新渠道。2018年,“苏州三中日语班”更名为“中日融合课程班”,纳入中招计划提前录取批次,自此朝着融合性、高品质国际课程项目迈进。
苏州三中党委书记、校长戴永致开幕词,回望了十五年的发展和成果,向市教育局和全国中等日语研究会以及日语教学同仁致谢。他展望了中日班未来发展的规划,并期盼中日融合班的学生们,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中日两国之间不断播撒友谊的种子。
全国中等日语研究会会长刘国华致辞,表达了对中日融合项目的支持和肯定。他用“定位”“定力”“定远”三个词肯定了苏州三中特色“定位”的准确,眼光独到;十五年坚守,有坚持特色的“定力”;坚持五育并举,体现核心素养,有“定远”的实力。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意刚也是中日融合班的创办人,他在致辞中表示,苏州三中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也就是苏州教育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期待在苏州三中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苏州三中的特色办学,苏州三中的中日融合班,能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利。广大学生能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传承百年文脉,为国家多做贡献。
高一中日班顾子乔同学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日语,短短数月,在今年3月学校举办的日语演讲比赛中荣获高一年级组一等奖。现场,她为大家带来了日语演讲《我的梦想》。她坚信逐梦之路虽遥远,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到达。
十五年,中日融合课程班实现了从稚嫩到成熟的华丽转身。这一切的成就得益于完备的课程设置、精细的管理体系以及灵活的运行机制。在这背后更有一群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教师团队,他们为日语班的成长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活动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佐藤训子领事、杨俊达副局长为老师们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为日语班做出的贡献。
舞蹈《江南雅韵》、歌曲《花水木》……多才多艺的师生展现风采。活动在高二中日融合班向天歌合唱团的歌曲《我喜欢》中落下帷幕。
据了解,中日融合班自2009年开办以来,所有学生全部进入日本知名大学本科学习。数百名学生顺利被神户大学、筑波大学、千叶大学、金泽大学、广岛大学、上智大学、多摩美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GMARCH”和“关关同立”等日本名校、亚洲名校录取;数十名学生被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一桥大学等日本前十国公立大学,以及“私立双雄”早稻田和庆应义塾大学等世界名校成功录取。
连续四年,苏州三中中日班均有学生问鼎东京大学,取得了“四连冠”的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