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绘就新画卷

来源:马鞍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26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实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韧性十足、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1

稳中有进亮出新看点

■“增速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2019年,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全市GDP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预计数,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9%。

■“实力强”,经济总量首跨两千亿级台阶

2019年,全市GDP总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0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400亿元和1800亿元关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财政收入284.6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8.8亿美元。人均指标继续领跑全省,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3万元。

■“结构优”,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201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9.3%和32.4%,分别比上年提升5.8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0%和30%,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颜值高”,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高于长三角

2019年,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及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

2

协调发展展现新格局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2019年,全市开展“走进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在全省首创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机制、正向激发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长,行业增长面77.8%。以马钢诚兴金属和安徽大翔废钢为代表的85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拉动作用较大,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4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2019年,全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应对“二十年一遇”极端旱情和非洲猪瘟疫情。全年农业总产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粮食产量108.7万吨、下降0.3%,蔬菜产量77.6万吨、增长2.7%,肉类产量8.9万吨、下降9%,水产品产量11.4万吨、增长3%。新增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3家。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2019年,全市围绕“双进工程”,着力打造十分钟便民商圈,实现了主城区便利店社区全覆盖,消费品市场步入新常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21大类零售商品中,19大类实现增长;其中,五金电料、书报杂志、家具和体育、娱乐用品等4大类增幅超过20%。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9年,全市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提质量的主抓手,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集中攻坚活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1%,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部投资增长的主引擎。万石中欧智能产业园等20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华旺高端装饰等193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奥克斯智能家电产业园一期等102个项目竣工投产;商合杭高铁含山段、郑蒲港铁路等基本完工。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

2019年,全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集成式接轨南京,签订宁马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省开发区创新升级推进大会在我市成功召开。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德国汉诺威EMO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2019年,全市创新招商机制,整合招商资源,设立半导体等4个专业招商小组,聚焦沪苏浙、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招大引强,全市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月兔智能家居、汉神机电等11个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31亿元、增长8%。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2019年,全市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8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25亿元,增长11.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90亿元,增长6.8%,占全部贷款比重59.7%。全年新增主板上市在审企业2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18家。

3

高质量发展催生新气象

■转型升级添薪续力

2019年,全市加快智造强市建设,统筹推进“三重一创”,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取得新进展。智能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三大战新基地加快建设。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6个,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

■创新驱动接续发展

2019年,全市扎实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以创新生态链条为高质量发展输送不竭动力。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家,招引培育一批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9家,驰名商标总数达18件。

■深化改革成效显著

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首创“税务专家门诊”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涉企融资抵押登记24小时办结、电子营业执照办理银行开户、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网上申报。对标南京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率”均达100%。政府机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全面完成。

■新动能加速集聚

2019年,全市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郑蒲港新区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成为第三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综保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顺丰智慧创新产业园、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营。全年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2%,增速比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高20个百分点。新企业加速孕育,新登记私营企业9772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1万户。

4

共享发展斩获新成就

■民生福祉真金白银

2019年,全市民生支出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比重85.6%;33项民生工程和6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就业总体保持平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超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新增养老机构项目8个、养老床位1383张;建成公租房1241套,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3039户、老旧小区改造19个,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稳步推进。长江大桥对本地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落地。

■群众幸福感真真切切

2019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持续攀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9万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3万元,增长10%。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1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3%,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涨一跌”态势;其中,涨幅靠前的是食品烟酒类、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跌。

■“三大攻坚战”稳扎稳打

2019年,全市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打击套路贷等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精准脱贫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和“百企帮百村”专项行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基地28个,全市290户845人顺利脱贫。污染防治从源头防、用铁腕治,深入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长江东岸实现秀丽巨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PM2.5平均浓度42.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9%;5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成绩来之不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今后一段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跟进不快,稳增长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展望2020年,全市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新发展机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马鞍山“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