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正是举家出游的好时候。在来安县张山乡仰山村的垂钓鱼池旁,许多游客正在体验着垂钓之乐。“这里离南京很近,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趁着大好时光,正好把全家都带到这里来体验一下乡村游的乐趣。”来自南京的杨先生告诉笔者。“爸,快尝尝我和妈妈摘的草莓,又大又红,还很甜!”正与杨先生交谈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带着从附近的蔬菜大棚里收获的战果向我们走过来。
仰山村是来安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为带领百姓尽快脱贫致富,该县利用仰山村的桃种植传统,在当地实施旅游示范乡村建设,改造农家住房,建设太阳能路灯、风能提水设施等基础设施,修建桃旅游循环路,发展绿色餐饮……
仰山村第一书记蒋华告诉笔者:“近年来,仰山村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无公害、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成立3家禽养殖合作社,在家禽生长过程中,不喂激素不喂添加剂,自然生长。生产过程中,猪粪用来养鱼,鱼塘养殖莲藕,沼肥用来种菜,蔬菜全部是绿色无公害蔬菜,口感好。游客来了可以放心采摘,放心实用。”
借助“桃花节”“采桃节”等活动,仰山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了解,2016年,仰山村“桃花节”接待游客5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4万元,其中,乡村旅游经营户占本村居民户30%,农民旅游收入占本村农民纯收入的30%以上。
除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来安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年底,该县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77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50个,在全省率先开展设立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试点工作。
在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有一种合作社叫农业互助合作社,经常组织社里有经验的种养殖大户,向贫困户传授农业生产技巧,并联系外来收购户,统一对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收购。
提到农业互助合作社,杨郢乡宝山村的贫困户高玉冲颇有感慨。去年年初,高玉冲把自家的几亩地种上了花生,可到了花生收获的季节,看着别人家花生都在起土出售,高玉冲却犯了难。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家中又没有青壮劳动力,收花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宝山村农业互助合作社帮他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多亏了农业互助合作社帮我把花生收了上来,又帮我拉去卖了。有了卖花生的这几千元钱我家去年成功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了。”高玉冲激动地说。
据了解,该县在11个贫困村全部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农业互助合作社,仅宝山村农业互助合作社就吸纳村内劳动力104人,其中贫困户13人,2016年组织互助帮扶活动近50次,直接为贫困户免除人工劳力费用8万余元。
“我们这里不仅有合作社‘帮’,还有企业‘代’。”该县张山乡罗顶村书记杨德清说。所谓的企业“代”,就是对于一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申请特色养殖项目的,可以将自己申请的种养殖项目委托给部分合作社或者企业,由他们义务代为种养殖、销售,特色养殖补助以及销售所得都归贫困户所有。
一年来,来安县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旅游扶贫、互助帮扶等多种形式使1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300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