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动员会召开

来源:宿州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5

6月27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动员会在市政务中心报告厅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大显身手、主动作为,开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夺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新胜利,促进农村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市委书记史翔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长杨军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余向东解读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实施方案。市委常委、副市长赵琳宣读关于表彰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区、先进单位、先进乡镇、先进示范村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副市长吕剑传达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精神。市领导何志中、王启荣、侯家春、武敏及市政府秘书长韩维礼出席会议。

  史翔指出,近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试点先行,全域共建,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广大农村更美了,现代农业更强了,农民群众更富了,干群关系更好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较好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皖北保先进、全省超平均”的目标。

  史翔强调,要深耕细作、砥砺前行,切实把美丽乡村建成农民心坎上的民生工程。要唱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戏”,以我为主、突出特色。要创新建设理念,引导各乡村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拒绝“千村一面”,注重保持原有村庄的人文、传统、文化和风貌,真正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提升建设水平,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突出全域治理,在着力培育中心村的同时,坚持把一般自然村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内涵”。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重视外表光鲜,更要注重内在美。要强化示范引领,大力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要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具有皖北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使美丽乡村“内外兼修”。要推进移风易俗。坚持用良好人居环境滋养文明乡风、提升文明程度。要找准美丽乡村建设的“结合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发展产业相结合,与深化改革相结合。要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丰收果”。要尊重群众意愿,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充分发挥群众作用,坚持维护群众利益。

  史翔强调,要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坚决打赢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攻坚战。农村垃圾、污水和厕所问题,虽然都是群众身边的“小事情”,但“小事情”关系社会“大民生”、影响群众“大幸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头戏”,摆上突出位置,加大资金筹措和工作推进力度,集中力量加以突破,推动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向“洁美佳”转变,确保这项工作“全省争先、皖北第一”。要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一要抓清理。各地要迅速行动起来,对重点部位,摸底排查“总量”;向陈年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秸秆杂物等发起歼灭战,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中清理任务,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二要抓收处。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收运和处理方式,逐步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同时,各地要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基本建成运营,彻底解决垃圾的终端处理问题。三要抓防控。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的防治手段,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四要抓管护。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抓好《宿州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的实施,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碧水蓝天。同时,要广泛动员群众筹资筹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常态长效。要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

  史翔强调,要稳步实施农村厕所改造。要定性定量。各地要按市里总体部署,量化分解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改一个、成一个,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今年全市要力争完成6.12万户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到2020年,要实现30万农户用上干净卫生厕所的目标。要定模定样。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开展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模式,多措并举实现卫生厕所改造。要定规定矩。注重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开展改厕后的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

  史翔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级指导、部门协作、县区主体、分级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夯实部门责任。有关部门各把一块、各负其责,强化“主角”意识、大局意识,承担起自身职责,加大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力度,积极主动搞好服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确保满足实际需求。要强化监督考核。各地要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同督查、同观摩、同调度、同点评、同考核,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观摩、一月一点评。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动整体工作顺利推进。要发挥基层作用。建设美丽乡村,基础在乡村自身。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杨军在主持讲话中强调,要增强行动自觉,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化建设思路,推进“四个转变”,提升工作目标,把这项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实现重点突破,按照一体化推进思路,突出项目支撑,注重工作实效,构建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努力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要统筹协调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盯任务,细化举措,压实责任,统筹推进,强力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

  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六大指导组组长,市“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指挥部边长、线长、重点长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三大革命”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经开区、宿马园区、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县区委副书记、县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县区(园区)创先办、美丽办、环境整治办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上,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区、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