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也是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依据《江苏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和《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泰州市加大投入,粮食仓储物流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促进了区域粮食安全,保障粮油市场持续平稳供应,对保护农民的种粮利益和提高承储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投入2.8亿元,新建仓容19万吨,维修改造仓容75.7万吨。其中2014年,全市抓住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机遇,维修改造仓容43.84万吨。到2015年,全市总仓容248.6万吨,其中:有效仓容220.2万吨。
(二)储粮技术加快提升。大力推进储粮技术的改进与提升,全市配备“四合一”储粮新技术的有效仓容达70%以上。积极开展粮库信息化建设,启动粮食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三)粮食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2015年成交量达121.85万吨,成交额超过35.87亿元。南方小麦交易市场自2012年4月23日开业运营,交易平台以小麦为特色,覆盖稻谷、玉米等粮食品种,已发展各类交易会员近1100余家,2015年成交量8.68万吨,成交额2.17亿元。
在全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十三五”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等,耕地总量将稳中有降;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生产能力将维持稳定;粮食消费将呈刚性增长趋势。这些都对保障粮食收储供应安全提出了挑战,必须抓紧推进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要求和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流通工作底线,落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改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全面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四个名城”提供有力的粮食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整合存量资源,优化增量资源,建成建设规模和布局相衔接、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仓储物流体系,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实现“四合一”或升级版储粮新技术的仓容占有效仓容的比例达80%以上,中心粮库实现智慧粮库全覆盖。现代仓容比例达80%以上。
——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到2020年,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粮食物流“四散化”比例达90%以上,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流通效率进一步提高。
——粮食交易市场提档升级。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进一步提档升级,通过区域联合,打造三个中心:稻米电子商务中心、粮食物流联运中心和粮油检测中心。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粮食交易模式进一步完善,打造区域性小麦价格中心。
——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大力推广运用。采用水源热泵系统等新技术,推广低温储粮。充分利用平房仓屋顶资源,推广光伏发电技术。
——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完成全市中心粮库仓储智能化升级建设任务,完成市级粮食监管平台建设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管理系统互连互通,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粮库远程监管。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泰州既是粮食生产优势地区,又是拥有沿江沿河条件的区域物流优势,依托沿江、沿河的粮食产业园区、沿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粮食库点,加强信息化引领,对接“北粮南运”,布局完善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协调的功能清晰、产业融合、流动高效、调控有力的粮食仓储物流新体系。到2020年,全市形成4个物流中心、6个中心库、若干仓储单位的“4+6+N”粮食仓储物流新体系和南北2大粮食交易市场的新格局,仓储设施有效仓容300万吨左右,其中地方国有190.6万吨(省规划库点),非地方国有110万吨左右。地方国有粮库通过实施调整归并,基本形成3个物流中心、6个中心库、36个收储库;非地方国有仓储单位38个,基本形成1个物流中心、37个仓储单位。南北2大粮食交易市场分别为: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南方小麦交易市场。
专栏1 泰州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布局
市、市(区)名称 | 地方国有数量(个) | 非地方国有数量(个) | 合计(个) | ||||
合计 | 物流 中心 | 中心库 | 收储库 | 物流 中心 | 仓储 单位 | ||
泰州市 合计 | 45 | 3 | 6 | 36 | 1 | 37 | 83 |
海陵区 | 3 | 1 | 2 | 1 | 2 | 6 | |
高港区 | 3 | 1 | 2 | 5 | 8 | ||
姜堰区 | 8 | 1 | 7 | 4 | 12 | ||
兴化市 | 16 | 1 | 2 | 13 | 10 | 26 | |
靖江市 | 5 | 1 | 4 | 5 | |||
泰兴市 | 10 | 1 | 1 | 8 | 16 | 26 |
专栏2 泰州市粮食物流节点布局
节点名称(4个) | 性质 | 占地面积(亩) | 仓容 (万吨) | 所属 市(区) |
沿江节点 | ||||
靖江粮食产业园(含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 | 现有 | 6600 (扬子江405) | 55.2 | 靖江市 |
沿河节点 | ||||
江苏天利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 扩建 | 420 | 40 | 海陵区 |
江苏新源仓储有限责任公司 | 扩建 | 207 | 11 | 泰兴市 |
兴化市粮食产业园 | 扩建 | 500 | 30.8 | 兴化市 |
(二)重点建设项目
1﹒收纳和储备库项目
新建或重建67.01万吨仓容,其中收纳平房仓62.01万吨,储备平房仓5万吨,储备仓同时配备“新四合一技术”和数字化粮库设施。
专栏3 新建或重建收纳和储备库项目分布
地区 | 收储仓容(万吨) |
泰州(合计) | 67.01 |
海陵区 | 3 |
高港区 | 3.55 |
姜堰区 | 12.15 |
兴化市 | 24.41 |
靖江市 | 3.3 |
泰兴市 | 20.6 |
2﹒中转库项目
重点实施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10万吨中转浅圆仓(含内河港池升级改造项目一体化)项目、20万吨中转立筒仓项目(含整合龙威粮油港务公用码头配套)。
3﹒新技术提升改造项目
为提升全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技术水平,对现有部分仓房进行“新四合一”和信息化改造,共计改造15个项目。
专栏4 新技术提升改造项目分布
地区 | 改造项目(个) |
合计 | 15 |
海陵区 | 2 |
高港区 | 2 |
姜堰区 | 3 |
兴化市 | 3 |
靖江市 | 2 |
泰兴市 | 3 |
4﹒散粮设施项目
优化运输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重。结合有水路条件粮库数量和现有设施,配备15套船舶散粮接发设施。储备收购环节对接“四散”,结合粮库数量和现有设施,配备10套汽车散粮接收发放设施。
5﹒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内河港池升级改造项目
利用安宁港内河港池岸线长度1242米,港池北侧建设3000吨级散货泊位4个,1000吨级内河驳船待泊泊位2个,共占用岸线长582米。港池南侧建设2个3000吨级粮食卸船泊位,3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和1个1000吨级食用油品泊位,占用岸线长660米,设计年吞吐量为680万吨。码头后方陆域布置散粮平房仓库、散粮立筒仓库、晒场及生产辅助建筑物和生活管理区。本项目港区征地约665亩。
6﹒江苏天利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物流项目
本工程项目位于泰州城北物流园区,占地420亩。建设多功能仓库,计划仓容10万吨,建成后园区设计总仓容达40万吨。配套办公培训区、生活管理区、贸易交易区。
7﹒兴化市粮食产业园项目
发挥现有新长铁路货站位于合陈库围墙边和现有500吨级水运码头4座,每小时接发能力320吨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兴化合陈国储库10.8万吨、光明天成米业5万吨共15.8万吨高大平房仓,以及贤人米业等约4万吨准低温仓(2016年在建光明米业、万家福米业共8万吨高大平房仓),整合兴化合陈物流和兴化粮食交易市场的大米加工企业。扩建项目主要为:3万吨浅圆仓及配套,建设一座信息联运中心2000平方米,500吨级公用码头1座,完善现有铁路货站货场和设施,实现公铁水无缝衔接,预计总投入1.5亿元,整个园区建成后的年物流量大于35万吨。
8﹒“智慧粮食”项目
建设1个市级综合监管平台,为衔接省、市、县级粮食监管平台传输业务管理数据服务。对泰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姜堰粮食储备直属库、姜堰粮食购销总公司兴泰库、兴化合陈国家粮食储备库、泰兴市粮食储备库、靖江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6个库点实施智能化升级。
9﹒成品粮油应急低温储备库。
根据应急保供和地方储备粮需求,结合军供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在兴化、泰兴、姜堰、海陵、高港各建设一个2000吨低温库, 5个点合计1万吨。
10﹒粮食交易市场项目
在兴化粮食交易市场建设面积约5000平米的稻米电子商务中心,具备数据采集、价格形成、市场分析和网上竞拍等功能,打造集现货竞价、挂牌等多种交易模式为一体的电子交易平台;与国有粮企合作,建设省级稻米质量检测中心;通过与兴化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区(兴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合陈国储库等联合,利用紧邻省级航道车路河、352国道和铁路新长线兴化货站的交通优势,建设2万吨级中转库,打造公铁水一体的多式粮食物流联运中心。继续完善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粮食交易模式,积极拓展地方储备粮及市场粮源,完善交易平台服务功能,提升交易市场及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投资估算
按不同仓型每亿斤仓容的综合造价测算,内容包括仓储设施(仓房、配套保粮设施、进出粮输送设备、信息化)、配套生产设施(变配电间、机修器材库药品库、地磅房、机械库、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大门、门卫、停车场等)、办公生活设施(综合办公楼、食堂、浴室、检化验室等)、总图工程(围墙、道路、硬化地面、堆场、消防外网、给排水外网、电气外网、绿化、土方工程等)。收纳平房仓综合造价按4500万元/亿斤计算,储备平房仓配备“新四合一”储粮技术,综合造价按6500万元/亿斤计算,中转浅圆仓综合造价按5566万元/亿斤计算。投资按总仓容量进行估算,不含土地费用,具体到每个库点由于新建、扩建的不同,以及建设规模、地质条件、配套条件等的不同,投资规模适当调整。规划总投资30.93亿元,其中新建储备库项目总投资6.23亿元。
专栏5 规划项目投资汇总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规模 | 投资 (亿元) |
1 | 收纳储备库项目 | 储备平房仓 | 5万吨 | 0.65 |
收纳平房仓 | 62.01万吨 | 5.58 | ||
2 | 中转库项目 | 中转浅圆仓 | 10万吨 | 1.11 |
中转立筒仓 | 20万吨 | 10 | ||
3 | 新技术改造项目 | “新四合一”和信息化 | 15个 | 0.9 |
4 | 散粮设施项目 | 船舶散粮接发设施 | 15套 | 0.99 |
汽车散粮接收发放设施 | 10套 | 0.13 | ||
5 | 物流中心内河港池升级改造项目 | 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内河港池升级改造、安宁港延伸工程 | 12个码头、安宁港延伸等 | 6.62 |
6 | 江苏天利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物流项目 | 多功能仓库物流 | 10万吨 | 2.8 |
7 | 兴化市粮食产业园项目 | 中转库及配套设施 | 8万吨房式仓和3万吨浅圆仓 | 1.5 |
8 | “智慧粮食”项目 | 1个市级平台、6个库点智能化升级 | 7个 | 0.15 |
9 | 成品粮油应急项目 | 成品粮油应急低温储备库 | 5个 | 0.25 |
10 | 交易市场项目 | 电子商务中心、检测中心和粮食物流联运中心 | 5000平米综合大楼,2万吨保温钢板仓 | 0.25 |
总投资 | 30.93 |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发挥规划对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作用。泰州市粮食局和各市(区)粮食局具体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相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做好规划、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本级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强有力的协作机制,抓好本规划的贯彻落实,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政策保障
加强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规划、建设、交通等部门协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纳入规划的重点项目,按照规定享受用地优惠政策,由相关部门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争取和完善区域内粮食运输优惠政策,提高散粮运输比例;争取和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重点粮食物流企业发展。
(三)强化资金保障
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粮食物流和仓储设施项目投资补助的资金支持,同时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规划的粮食仓储物流施建设的投入。
(四)强化项目管理
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下放审批和管理权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加强监督检查,动态跟踪和管理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并加强考核力度。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确保建设项目取得实效。
(五)强化新技术应用
全面推广应用绿色高效、节能减排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粮食减损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推广和应用 “四合一”升级新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粮库向智慧粮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