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出台10项助残新政,2万人次残疾人受益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34

为让残疾人享受更多的实惠,2012年宝山区在已有残疾人社会保障救助政策的基础上,扩覆提标出台了10项助残政策。据统计,每年将新增800多万元资金用于新政策的实施,全区将有2万多人次残疾人受益。
  今年以来,宝山区残联一方面多次组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走访困难残疾人家庭,搜集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到兄弟区县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召开三次不同层面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座谈会,形成了138条意见和建议,区残联党组理事会召开办公会议,将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并研究制定出台10项助残新政,加大了服务和保障力度,使残疾人群体普遍受益。
  
救助保障:生活中感受温暖
  从2012年5月1日开始,全区18600多名持证残疾人喜获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是宝山区残联为本区残疾人购买的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残疾人高兴得奔走相告。此份保险提升了残疾人生活保障指数,减轻了残疾人因意外人身伤害而产生的经济负担。
  5月2日,顾村镇残疾人王某脑梗疾病身亡,得知情况后,区残联工作人员、街镇残联专职干部协助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处理有关理赔工作,并将因疾病身故险理赔款4000元及时打入受益人家属的银行账户中,这是区残疾人参加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后的首例理赔。5月中旬,罗店镇67岁的残疾人老王饭后散步不小心摔倒,导致左股骨上段骨折住院,花去住院医药费14262元,相关资料提交到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及时把医药费和每天30元的住院津贴共5750元理赔款汇到了老王银行账户中。截至9月底,全区共有123名残疾人申领了38.3万余元保险金。
  对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和患大重病残疾人来说,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外,一张印有“宝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助残实物个性卡是区残联扶贫帮困的一个很好的举措。2012年又将帮困范围扩大到人均月收入低于市城镇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1.5倍和低于市城镇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2倍且本人患大重病的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金额每月120元,2000多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可持农工商超市便利通个性卡到全市所属115家便利店购买生活用品,深受困难残疾人家庭的普遍欢迎。
  帮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是宝山区残联关心的一件大事。家住海滨五村陆师傅是一名环卫工人,做清扫保洁工作。妻子是位聋哑人,无业,家庭条件拮据,微薄的收入仅够一家人基本生活所需。女儿小陆也是听力障碍者,从小刻苦学习,今年考上了本科上海电力学院。本来是一件令全家开心的喜事,但陆师傅却非常担忧,高额的读书费用到哪里去筹集呢?陆师傅说:“这奖励金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呀!”宝山区残联在每学年2500元“春雨助学”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对录取在大专、本科学校的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实行一次性奖励金8000元、5000元和3000元的政策,为10名生活贫困的残疾学生和45名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一次性奖励金20.9万元,较好地缓解了困难残疾人大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的上学经济负担,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在研究制定残疾人保险、实物和助学帮困等政策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不同的需求,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为近百名家庭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和60岁以上未办理民政孤老手续的老年残疾人入住养护机构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的床位补贴;为本区城镇户籍年满16周岁、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从业、自愿参加城居保的残疾人代缴城居保个人缴费55元;为118名居家养护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使志愿者在为残疾人服务中减少后顾之忧;调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更新补贴标准,减轻残疾车主因车价提高置换新车的困难等等,不断提高广大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康复服务:训练中看到希望  

脑瘫儿童是一个特别需要救助的群体。2005年率先在金惠康复医院建立了脑瘫儿童康复基地,先后为96 名脑瘫儿童提供全面康复服务,效果明显。目前,宝山区有25名脑瘫儿童在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近年来,医疗机构对康复项目的收费标准进行了上调,而大部分残障儿童家庭因孩子残障,至少有1名家长需要长期在家照料导致失业。面对“经费上涨、收入减少”的客观实际,大多数家庭采取了减少康复次数或康复项目的做法,由此影响了脑瘫肢体儿童的康复效果。由于“0-7”岁是脑瘫肢体残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期,为了确保康复效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区残联决定调整本区“0-7岁”脑瘫肢体残障儿童康复训练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10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0元。
  
就业补贴:工作中享受快乐  

接电话、收快递、果品纸袋加工……智障青年小莫正在裕果商贸公司忙得不亦乐乎,这是她走出“阳光之家”的第一份工作。两年来,小莫在吴淞街道海滨“阳光之家”接受康复训练、劳动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后,在宝山区残联促进就业政策的扶持下,经区残劳所积极推荐,2012年6月份实现了社会就业。工作两个月后,小莫公司人事科在随访记录单上评价她: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正在有序增加她的工作事项,对新要求、新建议能执行到位,也乐于和众多同事交流沟通,积极协助完成本岗位之外的工作项目,令公司满意。小莫成功的就业将带动更多的学员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也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
  为鼓励和促进“阳光基地”学员参与社会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了《关于促进阳光家园学员实现社会就业补贴的暂行办法》,从今年5月1日起,在录用单位工作的三年里,按每月300元、200元、100元标准给予交通午餐费补贴。小莫是此项政策的首个受益者,目前“阳光基地”已有8名学员在政策扶持下实现社会就业。为了解决“阳光家园”地域宽、学员居家分散、学员交通费负担较重的实际困难,制定了《关于宝山区阳光家园学员交通费补贴暂行办法》对学员给予交通费补贴。从5月份起,截至9月底,已有264人享受了交通费补贴,补贴资金达10万余元。
  几年来,宝山区残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把解决残疾人的最基本、最需要的问题,满足残疾人生活需求作为工作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来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加快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