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在我区启动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3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如何进一步深化家校协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携手共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日前,“2019年上海市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杨浦区二联小学举行,推进家校协同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在“六一”前夕,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市教委分管领导闵辉,杨浦区副巡视员、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沙军,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副处长吴宏共同启动“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2019年上海市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以“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奋进之笔”家校协同育人攻坚计划和上海市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持续深入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科学教育理念,推动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进一步增强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家校协同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孩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多措并举”,打造家校协同“缤纷季”

启动仪式上,杨浦区教育学院联同辽阳中学的生命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设、二联小学的多元参与、多方辐射的家庭教育指导站点建设交流,以组合报告的形式介绍了基于生命成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杨浦经验”。

近年来,杨浦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宣传优势,深挖“指导”功能。从珍爱生命的家长角色能力,生命意义的亲子美德素养,到生命成长的家庭文明风尚,每年家校社联动开展大型的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形成了“教育孩子、带动家庭、浸润教师、影响社会”的联动效应。

杨浦区通过推动家长学校微型课堂建设,编写《微型课堂活动方案》,开发爱家学堂微信版《关护成长---家长指导手册》,开展家长沙龙、专家讲座、互动体验活动,推荐视频微课程等,从尊重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发展出发,指导家长重视孩子生命成长,关注亲子沟通,注重快乐生活习惯培养,减轻学生和家长心理压力。

会上,杨浦区爱家学堂“助力专家团”、“首批讲师团”正式成立,下阶段,借助市、区专家顾问的优势资源,杨浦区将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巡讲课程,打造杨浦爱家学堂,为幸福家庭成长助力。2019年讲师团将走进区内40所学校,12个街道,开设60场讲座,惠及1万7千余位家长。

面对幼小衔接期中的家长困惑和焦虑,二联小学刘国红老师带来了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的“第一讲”,通过教师指导,家长互助,帮助家长理解幼小衔接需要家长陪伴,更需要科学陪伴。

本次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将贯穿2019全年,上海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联动各所学校、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点以重要节日和重要节点为契机,通过专家巡讲、专题节目、专栏文章、校长访谈、家长座谈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性强、家长广泛参与的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

在这一年中,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妇联将联合推出“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公益配送项目,项目专家团队将走进本市350所初中,为10多万家长开设“亲子沟通”大讲堂。同时,各区、各学校也积极行动,助力家校协同。

松江区推出“云间家长讲堂”,成立“我的家庭教育故事”云间家长讲师团,充分发挥家长互助互盟的力量;

普陀区推出“爱融合,共育馨家园“周末家长沙龙系列公益活动,聚焦“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等家庭教育的“痛点”开展亲子互动、家庭会议,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用性。

宝山、虹口、奉贤等区面向全区推广“家长慕课”,使家长可以在线观看符合子女年龄特点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浦东新区开展“空中父母课堂”,进行家庭教育线上指导。

嘉定区震川中学开设“父亲成长工作坊”,引导父亲回归家庭教育,提升父亲育儿水平。

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从家庭教育困境出发,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家庭教育指导,激发每一个家长成为心智自由的主动学习者,推进家校共育,智慧共生。马园根校长说“家校同心同行,才能助力孩子的成长,家校携手聚力,共绘同心圆,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五位一体”,凝炼家校共育“上海实践”

上海市教委一直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作为重要职责,构建了组织管理、指导服务、队伍培养、评价引领、研究突破“五位一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体系,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攻坚家校协同育人。

据介绍,上海市教委完善了“两个纳入+三级联动”组织管理机制,一是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二是纳入学校德育发展的规划之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统筹协作、密切配合的家庭教育工作管理模式。

下阶段,各区、各校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明确任务,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协同推进,切实形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合力。

相关链接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会同市妇联积极构建“线下讲坛+空中课堂”指导服务网络。

线下,推进“1+16+X”家庭教育指导“网格化”建设,为家长提供就近就便的支持和帮助,打通家庭教育指导“最后一公里”。近三年,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展了100多个“五进”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直接受益对象超过50万人次,举办了30场上海市家庭教师高峰讲坛和600场面向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讲坛,直接受益家庭近15万个。

线上,推进“互联网+”家庭教育指导,开设家庭教育指导慕课、“空中父母课堂”,不断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时空。依托“东方教育时报”“上海学校心理”等官微平台,及时推送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资源,截至5月中旬,共推出了1060多条家庭教育指导微信,总阅读量达到200多万人次。“百名校长谈家庭教育”专栏刊登了105期,成为家长心中的“网红”。

年轻的90后“独生子女一代”教师,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经验,与家长打交道的能力还不足;老教师面对家长微信群等信息化家校沟通新方式,也是频频遇到新问题。如何帮教师补上这块能力素养的短板,上海形成了“骨干培训+全员覆盖”队伍培养体系。

2018年市教委启动“上海市学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以每年2期的形式,建立了常态化培训机制,5年内将培养近千名“种子”教师。编制出版了中小幼分学段共四册《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为教师厘清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以及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奉贤区还推出区本《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竹林说:“教育发展已进入家校合作育人的时代,家教指导力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以区本课程研制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教师提供又一种‘教育智慧’”。

同时,上海研制发布“三个标准”,即《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指标》和《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建设标准》、《社区家庭教育示范指导站点标准》,建立起“标准引领+评估激励”评价工作机制。2017年启动家庭教育示范校评审工作,目前已有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上海每年坚持开展“师爱在家庭中闪光”优秀家庭教育指导者、家庭教育百件好事的评选表彰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指导者。

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家长素养的多元化,这都是家庭教育指导面临的新挑战。上海坚持“问题导向+需求指数”课题研究模式,定期研究“三个指数”,即关于学生对家庭教育需求指数、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指数,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绩效指数,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