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进校园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2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开学伊始,区检察院谭滨检察长从控江中学校长姜明彦手中接过聘书,正式履职该校“法治副校长”,并向同学们回赠了法治读物。

随后,谭滨检察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以《检察与你“同成长 共青春”》为主题的生动法治课。

法治知识知多少

“法是什么?对法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一开堂,谭滨检察长便向同学们抛出问题,迅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并引导大家深入思考。紧接着,谭滨检察长分别从法的象征、法的字形演变图文并茂地为同学们阐释了法的含义。

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烈日灼心》

谭滨检察长还与同学们分享了电影《烈日灼心》的片段,希望通过这段很接地气的对法律的解读,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法律,并拥有一颗遵守法律、敬畏法律的心。

检察那些事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高富帅”检察官、英剧律政片中头戴假发、身穿检袍的检察官、国产热剧《人民的名义》中刚正不阿的检察官……

谭滨检察长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组各国检察官形象后,又立马引起了同学们一阵热议。

检察院的察是考察的察,而非查找的查。检察院不是质量检查部门、也不是健康检查单位,而是法律监督部门。

谭滨检察长郑重而谐趣地告诉同学们——检察院是干什么的。谭滨检察长用一系列真实案例的诉讼过程,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说明了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审查提起公诉、刑事诉讼监督等主要职能。

“毒包子危害舌尖上的安全,黑心企业让碧水蓝天失去色彩,相关行政部门怠于履职不作为,英雄烈士名誉受损……”

通过一个小短片,谭滨检察长告诉同学们检察官可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提起公益诉讼。

“法”与“我”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都有自己的追星故事,你们的/'饭圈/'还有很多专用名词,比如/'爱豆/'/'应援/'等等。”

听到谭滨检察长也懂追星术语,引发同学们的一阵共鸣。而谭滨检察长讲述的两个高中生追星被骗的真实案例也令同学们唏嘘不已并引以为戒。

谭滨检察长特别介绍说,检察院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和未成年人有关的,在杨浦检察院有一个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办案组——未检办案组。他表示,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两方面的法律问题,一方面是同学们要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另一方面是同学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免受不法侵害。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法治课都能获得一些启发,尊崇法律,以法为舟,追逐梦想!”

四十分钟的法治课,同学们听得意犹未尽,心中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谭滨检察长,纷纷举起了手……

谭滨检察长有问必答,对同学们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检察素养的锻造等提问一一做了细致回答。

Q: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A : 刀“制”的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静态意义上的概念;水“治”的法治指的就是依法治国,是动态意义上的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了十九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又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要求。这里的法治指的都是三水之“治”,它不仅代表一种治国理念,更代表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三水之“治”就是要把纸面上的这些完备的法律制度落到实处,用法律去规范人们的言行、管理我们的社会、治理我们的国家。所以,三水之“治”不仅包含了立刀之“制”,而且是比它更高级的形态。

Q :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

A :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需要满足德、才、能等综合素质和条件,因为检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诉者,又是无辜的保护者。

首先,良好的品行是检察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其次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功底,还要掌握历史、经济、科技以及逻辑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所以,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授课,可以对法律产生浓厚的兴趣,也非常欢迎大家报考法学院,今后成为检察官,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做贡献。

最后,“开学第一课”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相关链接

区检察院在落实检察机关普法责任制过程中,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等活动,有效推进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在法治教育方面的职能优势,深化法治教育质效,从杨浦检察队伍中精选了29名政治素质高、法律专业知识强、司法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对口区29所依法治校示范校,落实第一批兼职法治副校长工作。

新学期,新起航。开学季,杨浦检察的法治副校长们陆续奔赴杨浦区各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送上“开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