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浦东在谋划下半年经济工作中提出,优化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巩固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包括聚焦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和金色中环发展带等,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布局和建设,推动新基建为传统产业赋能,在浦东已涌现出一批生动实践的案例,“闪马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在浦东的马路上,你是否发现,所有外卖小哥的制服背后都新增了一串数字。因为这“一人一码”,一旦外卖骑手在驾驶电动车时存在闯红灯、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被电子设备抓拍后,通过一套人工智能分析平台,就可以在毫秒内识别并上报。
这套由浦东人工智能企业闪马智能提供的VisionMind·非机动车管理系统,无需安装部署硬件,利用原有摄像头就能直接进行视频异常行为识别分析。“新基建”浪潮下,这家刚成立1年多的企业,凭“硬技术”为城市智能管理带来了“新动能”。
据了解,作为视频异常行为分析领域的“开山”企业,闪马智能视频异常行为识别产品已落地全国200多座城市,地标包括外滩、人民广场、布达拉宫等区域。
“新基建”催生企业大发展
备受关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对于传统基建在能源、交通、水利领域的投入,“新基建”更多的是围绕数字世界基础设施投入。
专家认为,“新基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催生出新一轮的科学技术突破,这也为创新中小企业带来广泛的发展空间。
在身处其中的闪马智能创始人彭垚看来,5G带动的信息消费和产业互联、数据中心推动的算力提升,让“漫步在云端”的新技术更快地落地应用。在“新基建”大背景下,企业迎来更多机遇。
成立于去年2月的闪马智能很“年轻”,但资历却不“年轻”,其前身为业界知名的“七牛云人工智能实验室”,“代表作”包括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等。
凭借核心技术VisionMind系统,闪马智能成为智慧城市管理背后的“火眼金睛”:可识别包含30余类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在高速状态下可快速识别并区分人、物、环境等多种信息;即便复杂、复合的违法行为也能在毫秒内读取。
在今年特殊的经济环境下,闪马智能的业务仍在增长,将与新创建集团在“新基建”重要领域智慧公路建设、智慧工地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重点建设项目包括香港启德体育场等;与上海环保部门、环卫公司合作,解决徐汇区内的扬尘问题等。
此外,浦东高速路异常行为识别系统正在测试阶段,预计年底上线。“我们的技术优势在于,只需连接城市现有探头就可以覆盖全路网。‘新基建’的关键在于新技术与传统基建结合实现改良升级,这一点让闪马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彭垚说。
据悉,今年上半年,闪马智能的销售额已超4000万元,预计到年底将达1.2亿元,同比增长400%。
浦东AI企业迎来红利
“新基建”营造了一个面向未来、推进新科技的趋势,“聪明”的企业能在其所熟悉的领域和行业中寻找到发展新动能的契机。在这一点上,被誉为最“智能”的浦东AI企业其实早已“嗅”到商机,如亮风台的AR智能眼镜HiAR G200、HiLeia等产品,已为多家大型工厂、多个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一批围绕“新基建”所需的芯片设计企业也纷纷加大投入研发。
在近日发布的《新基建产业独角兽TOP100》榜单中,AI企业占据了近一半的席位。
为何在“新基建”大潮下,人工智能企业率先迎来“红利”?业内认为,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最直接”地解决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真正需要信息化突破的瓶颈问题。
以闪马智能为例,不改造城市探头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平台分析,就能监控某区域6000多个点位,每天每个点位可抓取300多个行为异常预警。可见,“硬科技”的引进大大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管理效率。
“有了人工智能视频识别技术以后,我们能够实现从感知到认知的进化,极大地放大空间与人的连接,这是人工智能发展一个很好的契机。”彭垚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拥有‘硬技术’的企业将被更多传统行业看到,也将有更广泛的新场景‘试验田’,从而帮助大量基础设施实现智慧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