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两张网” 提升“双指数”——解读浦东企业群众增强便利感与幸福感的密码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19

浦东面积约占上海1/5,常住人口约占上海1/4,城市治理工作体量大、难度高、情况复杂。面对挑战,浦东在2017年率先启动“三全工程”和“城市大脑”建设,在城市治理道路上谱写了“浦东经验”,也为如今全市面上“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探索了路径。刚刚结束的区委全会又对浦东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积极开拓城市发展新境界,全力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而这“两张网”,正是企业群众获得“便利指数”“幸福指数”的密码所在。

管理效能事半功倍

城市运行中心被誉为“一网管全城”的“城市大脑”,管理着城市间大小事务,具备全域治理、管用为王、数据贯通、迭代升级等特点。

这样的平台到底好在哪里?且以排查区域内群租现象为例。

群租现象往往与安全隐患、噪音扰民为伴,令不少居民头疼。放在以前,该现象唯有通过基层干部逐门逐户进行排查,效率低、效果差。有了“城市大脑”,解决方式变得完全不同。

“城市大脑”中专门有一个群租治理模块,基于水、电、气、门禁、实有人口、外卖等数据构建的算法模型,可以识别发现水电气用量增长过快、外卖送餐活跃度过高的房屋,列入疑似群租,及时进行核查整治。

6月11日,“城市大脑”就报送了这样一则疑似信息:曹路镇有一户居民在过去一个月的月活跃外卖快递账号数量高达9个,且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都远高于同小区同户型平均值,用气量甚至超出平均值一倍有余。

同时触发两个条件,“城市大脑”在当天9时08分报告“智能发现”,14时11分就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前往该户居民处进行核实,督促整治。两天后上午10时46分,整治完成进行拍照反馈,所有流程均在系统中一目了然。

从最终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到,2019年通过智能识别的群租现象有4872起,是人工投诉等方式发现问题数的1.4倍,效果事半功倍。

这说明,浦东建设“一网统管”不是简单地将分散的管理模块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而是把“养在深闺”的各部门数据用好用活,以数据共享保障大数据应用,以多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效能。

闭环管理全面有效

像群租治理这样的行业综合监管场景,“城市大脑”共涵盖104个。通过视频识别、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城市管理中的顽症痼疾有效得到了治理。

然而作为全市率先构建“城市大脑”的区域,浦东把“城市大脑”的建设目标定得更高:要坚持从实战出发,着眼高效处置“一件事”,全面开发“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智能应用场景。

于是,经历2018年的1.0版、2019年的2.0版,浦东“城市大脑”在本周迎来了3.0版的全面上线。

3.0版在治理要素、平台体系、运行体征、智能应用、协同监管上实现了五大提升,打造了更精细、更完善、更科学、更智慧、更高效的“一张网”。

超限运输的危害众所周知,去年在无锡发生桥梁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源于严重超载。在2.0版“城市大脑”中,已经对严重超载这一单一事项的处置形成了闭环——

一旦建交委公路署通过智能手段发现违规信息,会向城运中心进行信息推送,再由城运中心向执法局交通执法支队派发工单,由执法支队派人前去调查核实。若情况属实,便会进行立案调查,做出行政处罚后反馈工单,最终由公路署接收处罚结果。

现在,城运大脑3.0升级后,上述处罚结果将会在经济运行的相关平台予以显示,和企业个人的信用管理相结合,形成行业联动监管的大闭环。这样一来,违法成本大大提高。

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流程闭环化和传统的监管观念有很大不同,这个不同,是“城市大脑”建设的关键,也是城市管理由智能化向智慧化的进一步落实。

办事便利大家得利

办理企业业务能不能像点杯奶茶那样,先预约,到了就能排上号了?在浦东企业服务中心,可以。

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提交到办事窗口,窗口服务人员会不会拒绝?在浦东企业服务中心,不会。

已经通过网络检验或是已经在政府数据共享过的材料,还需不需要带?在浦东企业服务中心,不需要。

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同样,浦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也是在全市率先进行了探索,并不断进行升级迭代。

从2015年推出“窗口无否决权机制”,2016年开始建设网上服务大厅,到2017年推进“三全工程”建设,2018年在“三全工程”经验基础上推进“一网通办”,再到2019年推进企业市场准入“一业一证”改革。每一年的改革创新,都直击企业的痛点难点。

盒马鲜生便是“窗口无否决权机制”的受益者。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介绍说,如今已经流行起来的盒马鲜生,最初作为一种新事物出现时,办理许多手续都没有相关先例。秉持着“窗口无否决权”的态度,服务中心将复杂问题交由后台研究讨论,准许“放行”。最终,盒马鲜生第一家门店在浦东落地。

企业服务中心特别设计的“主题套餐服务机制”,也是从企业办事思维出发,梳理出企业在办“一件事”时所涉及的审批流程,帮助不熟悉办事流程的企业能够实现一次通办。

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比较困难,部分企业想要抢抓发展机遇就差办理营业执照“临门一脚”。面对这一实际难题,企业服务中心将去年小范围试点的远程身份核验进行全面推行,做到范围全覆盖、事项全覆盖、人员全覆盖。

据透露,从2月3日开始全面推行算起,这一举措已惠及1.7万家企业的3.7万余人次,核验人员所在地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实在在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