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校园内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校方到底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权责将怎么区分认定?这一困扰上海中小幼学校的难题,将在浦东新区率先得到解决。
8日,记者从新区教育局获悉,2014新学年浦东的教育和司法系统紧密合作,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为新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组团式”聘用法律顾问。
遴选面试、敲定名单……随着20多所律师事务所的选定,签约工作将在10月中旬陆续完成。今后面对各类法律纠纷,浦东学校将拥有“法律服务团”。到10月底,新区将在基础教育阶段600多所学校实现“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
法律顾问“雪中送炭”
“浦东623所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有超过46万名学生就读。校园安全建设警钟长鸣,但学生在学校里的摔伤、碰擦等意外伤害事故还是难以避免。”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每有校园伤害事故,焦急的家长时有不理智的闹访举动;而学校则因为缺乏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对于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如何进行赔偿等问题无所适从。由于很多事故的协商和解决时间很长,期间牵涉了家校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校方和家长都“有苦难言”。
“以往遇到类似事故,有的校长只能通过私人关系向朋友咨询,有的则只能向上级主管部门求助。”园西小学校长姚星钢告诉记者,前几年该校开始利用家委会资源,聘请一位从事律师职业的家长作为学校法律顾问。此后再发生类似问题,不但校方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从容处理,相关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各方利益也得以均衡维护。“现在这位法律顾问的孩子从我校毕业了,我们正为寻找下一位‘法律顾问’发愁,听说新区教育局为我们聘请了法律顾问,真是‘雪中送炭’!”
校方和家长都有理性解决校园伤害案件的法律咨询需求,新区教育局以需求为导向,主动跨前一步牵手新区司法局,经多方论证讨论,最终决定在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试点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
法律服务不偏不倚
“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是一个多赢的举措,不仅有助于学校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也拓展了司法机构推进法律知识进校园的内容和形式。”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刘龙宝告诉记者,司法局从浦东的200多所律师事务所中精选了一批律所,不仅专业素养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还将以公益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最终,有20多所律所进入签约名单,它们全部都是经过“面试”后竞聘上岗,成为“学校法律顾问”。受惠的浦东公办学校,则按学籍、学区分组,平均每10所左右的学校对应一家律所“组团式”聘请法律顾问。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法律顾问虽然受聘于学校,但他们维护的绝非仅仅是学校的利益,而是校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均衡利益。”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签约律所将充当起学校“法律智囊团”的角色,为学校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包括为学校的对外经济往来把关,帮助学校草拟、修改、审查合同、诉讼文书和其他相关法律事务的文书等。同时,还将为师生及家长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如向学校管理层、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提供事故处理等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等。
在业界颇有知名度的上海大成律师事务所,成为此次受聘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事务所党委书记、执行主任陈峰告诉记者,为了能参与此次公益性质的服务活动,事务所特地从所内抽调了“精兵强将”,旨在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提供权威的人性化服务。“诸如校园伤害事故、劳动仲裁纠纷等问题,我们都会以中立的身份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的和谐有序。”
新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是体现依法治校的有效举措,这一举措的实施明晰了各方权责,今后在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时可于法有据、于情合理,为学校的规范化办学起到有效保障。”
记者获悉,新区教育局将建立淘汰机制,对入选律所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邀请部分律所牵头起草诸如《教师、家长、学生手册》等校本化法律制度,通过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