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第八届陆家嘴金融文化节揭幕。当日,一场由国际策划团队参与,为陆家嘴20万金融城白领量身打造的艺术与生活盛宴——首届浪漫滨江艺术季登陆陆家嘴中心绿地,
融合音乐、表演、影像、装置、文学等元素的浪漫滨江艺术季,由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与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共同主办,既是本届陆家嘴金融文化节的组成部分,也是2014浦东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之一。艺术季的两大展览——第二届“剩余价值”环保艺术展和新视角多媒体艺术展,则因其寓教于乐、好看亲民,自一开放便广受追捧,吸引公众感受环保理念、触摸环保生活。
以艺术之名倡垃圾分类回收
在摩天大楼组成簇拥下,第二届“剩余价值”环保艺术展在陆家嘴中心绿地集中呈现了8位建筑师的6组艺术作品。建筑师通过对空间的观照以及对材料的敏感探索,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变成可以欣赏的景观、可以使用的媒介。
范文兵与韩谦用塑料水果筐,构建起作品《水果筐空间》的结构与表皮;张斌用旧轮胎搭起圆形的秋千架《月圆乐园》;卜冰与庄慎用从卢湾区动拆迁时拆下的旧门窗,制作成拥有一道70米长墙和3个回廊的作品《1日园》;王彦的《碟墙记忆》上,上万张“打口碟”鼓励着现场观众去细细寻找过去的时光与记忆;王青用522个染色可乐瓶搭建的《红点穹顶》为游客提供了如矩阵、如风铃的视觉感受,置身其中的空间感也颇为独特;王海松用小件电子垃圾拼装出一组《再生树》,它们与绿地上真正的树木真真假假,遥相呼应。
“这些材料与形态各异的作品,同时兼具装置艺术与建筑空间的性质。”策展人贾布告诉记者,可乐瓶、轮胎、电子元件、塑料制品,无一不是为维持这个城市光鲜外表和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代谢物。当物质原先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失效,变成垃圾后,还需经历分类回收和拆解再生的流转链条。在具体的空间处理上,建筑师们全方位考虑到了作品的观赏性,将在绿地中漫步的行人,进入展览区的游客,甚至从周围楼宇里俯瞰绿地的人们的不同视角,都纳入考量。贾布说:“如果说垃圾
分类回收是为了发掘物品可循环的经济价值,以此达成环保的社会价值。那么用垃圾制造艺术作品,则是创造出新的艺术价值。”
引公众体验绕湖尽览“春夏秋冬”
在“剩余价值”展览现场,记者观察到,整个绿地展区宛如一个特别的游乐场。孩子们在旧轮胎上或站或坐,于《月圆空间》内荡着秋千,充满了欢声笑语。《1日园》就如同一个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墙面上数个可以开合与通过的门窗,激起了观展者“捉迷藏”的兴趣。“《雅思词汇》、《大学英语》、《三国》、《英雄》……哇!还有五年级英语的配套光盘,就是我们正在学的。”一个小学生在母亲的陪伴下,兴奋地细数着《碟墙记忆》上的光盘盘面。《再生树》则吸引了精通电脑知识的陆家嘴白领们的目光。白领们交流着组成“树叶”的主板、芯片、显卡等电子元件的型号,而事实上这些电子垃圾正回收自金融城的办公楼。
“相较于首届‘剩余价值’展,本届展览更注重在绿地这个公共空间内,游客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贾布称,创意市集与环保机构也被引入到作品中。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展方还将为公益组织提供空间,销售环保创意产品并进行环保公益宣传。
而18日、19日晚亮相的新视角多媒体艺术展,同样在公众参与度上做文章。策展人吴鸿说:“过去举办的多媒体艺术展,几乎都是在一个墙面上投射一个
平面影像,互动性非常匮乏。本场以‘四季之陆’为主题的展览,利用了多台大型投影仪,将3D影像投射在陆家嘴中心绿地正中,由湖水激起的水幕上。”伴随舒缓的音乐,游客可绕湖一周,观赏到表现鱼群与春夏秋冬的不同3D影像,感受到展览所意欲表达的“城市”、“音乐”与“环保”三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