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迈正酝酿参与跨境电商,这一区域性总部业务已将落户地敲定在浦东。
这只是英迈业务转型的一个缩影。这家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亚洲开展国际业务的国际性IT分销商,目前已转型为全球最大的技术产品和供应链服务商。今年6月,英迈发布了新的公司品牌标别,标志着英迈由分销巨头正式转型为技术与供应链服务世界领导者,是首批在中国布局现代服务业的实践者之一。
英迈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张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从事的现代服务业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未来这一服务的聚合效应将逐步体现。“公司提供的标准化集成服务,可为跨国公司营造熟悉的营商环境,从而吸引众多产业链公司在中国汇聚。”
转型为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原来我们只是供货商,与客户的关系仅限于买卖,现在则更加多元化。‘双十一’期间,我们帮很多商家发货,成立客服团队,帮商家做售后;成立团队做物流;成立团队做中间的供应链金融。”张凡以“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来总结公司转型后的业务。
一个典型的例子,亚马逊产品的退货,收回来后如何做?是翻新后再卖出、还是当零部件回收、亦或以环保的方式销毁?这些业务亚马逊均交由英迈中国处理。由于不直接面对客户,英迈称该项业务为“售后服务的售后”。
记者获悉,早在3年前,英迈已逐步从昔日的IT分销转型,目前业务扩大至四大板块,分别为信息产品的分销(传统业务)、云计算业务、供应链金融以及物流等仓储管理,后三种均属于服务业的新型业态。
为了布局新业务,在物流方面,英迈中国正酝酿参与跨境电商业务。“英迈不做运输,但全球有那么多的分拨中心,同时还有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公司可寻求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的空间。”张凡表示。
据介绍,英迈业务已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在全球共有119个分拨中心,其中英迈中国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成都建有5大分拨中心,此外还在哈尔滨、沈阳和天津等19个城市建立了二次库房。
在云计算服务方面,英迈目前正在搭建云计算平台。张凡介绍,很多厂商都有云计算解决方案,但却不直接面对最终用户。英迈搭建的平台,作为集成商,连接厂商和经销商,厂商的产品经由经销商连接最终用户。此外,英迈中国已在浦东陆家嘴注册成立商业保理公司,正式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
将集成服务新业态引到浦东
张凡介绍,英迈三大板块的新型服务业,部分在美国已较成熟,比如英迈为美国运营商处理收回手机,包括卖掉、销毁和翻新等,这些经验可以直接引到中国。“做扎实有价值的服务是未来大趋势,贸易发展之后会是服务业大发展。与海外市场比较,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尚未形成体系,英迈是中国最早一批实践者。”(下转A2版)
英迈正在布局的一些新型服务模式,比如云计算平台、供应链金融等,也将全部引入中国,部分已经落地,到明年基本全部落地。
谈及扎根浦东的原因,张凡向记者说:“做服务,首先得有生意、有市场,浦东在这些方面的布局已初步完成,大量的贸易与市场已扎根在浦东。”
早在1998年,英迈即在外高桥注册了英迈上海。2005年转移到陆家嘴,申请了IT分销商牌照,2008年享受浦东总部经济政策。
数据显示,英迈亚太业务占全球比重23%,中国区2008年至2013年连续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6.1%,其中2013年的营业额165亿元,占亚太区营业额的35%,市场份额居首位。
为跨国公司营造营商环境
英迈基于产业链提供的综合服务措施,具有龙头聚合的效应。
“英迈本身即从事服务业,之前偏重于贸易,目前是把服务变成集成服务,打通服务链上的各个环节。”张凡分析指出,此举会为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包括对产业和贸易的支撑,以及带来资本和商家的集聚。
英迈将国外比较成熟或正在创新的服务业措施带到浦东,将对浦东服务业的发展转型起到支撑作用。
“英迈提供的标准化集成服务,首批客户一定是跨国公司,因为跨国企业在国外市场已享受这类服务。对尚未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而言,英迈的标准化集成服务,可为跨国公司营造熟悉的营商环境,这将是跨国公司选择落户地的考量之一。跑道铺好了,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自然在浦东汇聚,这就是服务链的聚集。”张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