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最新出炉 抓住土地突破口盘活村民致富路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20

今年下半年,浦东调查队对周浦镇棋杆村进行了解剖式的深入调查,切实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棋杆村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村级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村民生活较为富足。同时,在土地动迁安置和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反映出新区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新区农民增收期待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半数村民认为收入增长靠工资

棋杆村是周浦镇的东大门。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共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84户,常住人口约5600人,其中本地户籍3883人。

近年来,棋杆村大力发展以葡萄种植、“农家乐”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经济,以发展集体经济拉动村总收入、村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快速增长,带动了一批农民致富。去年周浦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7元,增长12.1%,收入增幅位列新区各镇之首,周浦镇农村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已超越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去年棋杆村总收入1622万元,增长44%,经济实力位居周浦镇首位。

数据显示,多数棋杆村村民目前在第二产业就业。在棋杆村户籍人口中,近八成为适龄劳动力,就业率高达98.6%。村内多个企业共解决农民就业1425人,其中半数以上为本村村民。

调查发现,逾七成棋杆村村民仅有初中学历,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一成。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认为,引起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技能提升”,也有半数以上的村民预计,带动明年全年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增长”。

用好集体收入带领村民致富

工资性收入是棋杆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不断提高非农就业率,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就业质量,才能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加。

据了解,棋杆村的平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出产的葡萄,在镇、区乃至全市享有盛名。合作社占地447.84亩,去年营业额达771.47万元,营业利润231.79万元,连续多年蝉联农博会“最受欢迎十大农产品奖”的称号。然而,该合作社农业生产多为自产自销,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严重制约了平棋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功能尚不健全,对产业的拉动效果还不明显。

对于集体收入,村里同样缺乏很好的投资渠道。去年棋杆村总收入1622万元,其中村级总支出540万元,除了兴建便民设施和直接发放补贴,如何用好集体收入,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是棋杆村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土地可成经营性收入突破口

目前,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不足,是后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有关专家提出,土地可成为经营性收入增加的突破口。

在调查中,村民和村干部都反映,农村管理工作的主要抓手是土地,土地管理的政策很重要。有村民打趣道:“对于农村来说,土地管理好了,农民和村庄就能管理好”。事实上,棋杆村的土地制度改革正面临两大困境:

一是土地动迁安置问题。土地征收及动迁安置问题已被列为棋杆村重点工作之一,棋杆村最北端1平方公里已划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迪士尼乐园)在建项目。土地动迁对村民关系重大,征地后的居住、补偿、参保问题等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二是流转后的土地使用问题。“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是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既调整了棋杆村产业结构,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又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由于相关用地政策不够明确,“农家乐”的发展和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不到较好衔接。

对此,有关专家给出两条对策: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措施,完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分红分配制度,让集体经济收益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