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显示,在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上海由去年的第六名上升到了第五名。
作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可谓“与有荣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陆家嘴税收总额实现330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征明显,发展迅速。
目前,陆家嘴已经集聚了86家由市商务委批复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约占浦东的一半,2013年税收贡献约40亿元。各种跨国企业总部、金融机构总部、央企、民企总部等,已经成为陆家嘴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动机”。
“总部大脑”汇集
陆家嘴的总部经济正显示出愈来愈重的份量。截至今年6月底,陆家嘴累计引进300多家具有总部特征的功能性机构。
在汇亚大厦这幢位于小陆家嘴地区核心地段的大楼里,来自瑞士的泛亚班拿国际运输代理公司已运营了5年,并占据了其中两层半的楼面,一部分是上海分公司,另一部分是其中国区总部。
每天,这里的泛亚班拿中国区总部,统筹全国20多个物流站点,发出运营指令,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上掘金,也让这些站点与其全球500多个站点融为一体,以其遍布全球的巨型物流网络,快速扩张业务。
“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算起,泛亚班拿已经在中国运营了38年,如今在中国的大城市都有了站点。”泛亚班拿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海运总监费瑞说,“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上海,尤其是我们所在的陆家嘴,是最贴近客户的地方。”
在仅1.7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区,林立的高楼大厦内,密布着众多像泛亚班拿这样的跨国企业总部,以及各种央企、民企、金融机构等总部,使得这里就像一个“总部大脑”聚集区,每天无数的指令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向全国,甚至整个亚洲。
而除了核心地带以外,放眼31.78平方公里的整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陆家嘴的总部经济还正在向腹地延伸,并逐渐凸显。陆家嘴管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从陆家嘴中心区沿世纪大道一路向东到花木行政文化区,正逐渐形成一条“金融和总部的黄金走廊”。这条“黄金走廊”集中了陆家嘴大部分的金融和总部机构,成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一条重要的经济督脉。
就在今年年中,作为陆家嘴“十二五”期间十大工程之一的塘东总部基地,开始分批交付使用。从其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未来又将是一个总部聚集地。
塘东总部基地的位置紧邻花木行政区,由杨高南路、花木路、锦康路以及东锦江大酒店合围,占地面积5.34公顷。按照规划,这里将有5幢办公楼,以及集中绿地、配套商业设施和市政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4.5万平方米。
记者在此看到,规划中的5幢楼已全部建好,一些绿化也已到位。据了解,其中两幢办公楼已交付使用。去年下半年交付的5号楼,签约出租面积超过90%,体量最大的2号楼于今年6月交付,交付不久后出租面积即超过了30%。
随着小陆家嘴地区集聚越来越多的总部企业,以及新的总部项目不断开发,陆家嘴的总部经济正显示出愈来愈重的份量。根据陆家嘴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陆家嘴累计引进300多家具有总部特征的功能性机构,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86家、投资性公司39家、管理性公司47家。
8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了浦东新区总部总数的约四成,2013年税收贡献约40亿元。其中由新区认定的23家总部中,区域性总部18家,2013年税收累计24.53亿元;国内大企业总部3家,2013年税收累计3.88亿元;营运中心2家,2013年税收累计3.84亿元。
有了这样的体量,使得陆家嘴的总部经济在浦东新区举足轻重。据新区商务委推出的《2013上海市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蓝皮书》显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世博地区在浦东的总部发展空间和功能定位中位于第一层次,是总部经济核心区域,在建或待建总部楼宇32栋,已规划待开发12.75万平方米土地可作为总部用地。
紧跟客户的脚步
很多落户陆家嘴的总部企业认为,陆家嘴是最贴近客户的地方。在这里,它们也收获了高速成长。
到底是什么吸引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