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浦东话剧节明晚揭幕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19

一年一度的“剧海观潮”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明晚将再度“洪波涌起”:9月1日晚,大型历史话剧《大明四臣相》将在位于陆家嘴的浦东新舞台上演,拉开2017“剧海观潮”浦东话剧节的帷幕。9月到10月,22场戏剧活动将在陆家嘴及张江举行,涵盖讲、学、展、演四大板块。

记者从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获悉,“剧海观潮”作为一个已举办5届的公益话剧品牌,去年由话剧展演升级为浦东话剧节。今年,话剧节的6部演出单元剧目更有含金量,将在浦东新舞台和张江戏剧谷演出。除开幕演出外,其余5部12场演出继续推100张30元公益票,另有两场公益赠票演出,彰显话剧节的公益坚守。

大牌剧目鼎力加盟

一部话剧作品能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对戏剧创作者而言,是莫大的荣誉;对观众来说,则是该剧品质的保证。今年话剧节的开幕剧目——由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大型历史话剧《大明四臣相》,就是获得2015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佳作。

本剧讲述了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三位内阁首辅和一位名臣的交会、遇合、斗争的故事,艺术地还原了徐阶与严嵩在朝堂上下的较量、徐阶对张居正的教诲、徐阶营救海瑞出狱等历史场景。本剧在评议中展开人物对比,去除人物的“忠奸”标签,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多样。

开幕演出传达出了历史的厚重,演出单元另外五部剧目则各具特色,兼具亲情、爱情、荒诞等多种艺术元素。其中,由来自台湾的青年导演、编剧林维彦创作的《我爸爸的爸爸》,此番是继2014年参演“剧海观潮”广获好评后,第二度登上浦东新舞台。《洛卡小镇》与《两小无猜:写在课桌上的脸①》均由沪上知名的“我们爱演戏”剧社出品,一部主打都市悬疑,一部主打青春爱情。《第二人》则改编自80后作家王威廉的同名小说,以“变脸”换身份为切入点,上演一出现实反思剧。《忧·遇》改编自俄罗斯戏剧家维·维·尼基福罗娃创作的经典作品,此次演出的导演陈铭嘉是我国首届艺术硕士,师从著名话剧导演熊源伟,他对于这部名作的理解值得期待。

“戏剧对话”聚焦浦东故事

除演出单元外,浦东话剧节还设置“戏剧对话”单元,活动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在零门槛的“戏剧对话”中,观众将欣赏到讲述“浦东故事”的剧本朗读会,感受话剧艺术的魅力。

浦东开发开放的27年历程,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改革传奇,也是今日仍在续写的辉煌篇章。10月27日,话剧《天荒情未老》将在浦东新舞台举行剧本朗读会。编剧孙岳懿透露,这部原创话剧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大时代的故事:一名上海知青经历了恋人分离、返沪就业、下海经商,然而在花甲之年,农村插队时的恋人来沪相认,剧情再起波澜……该剧从一个小人物的悲喜经历,反映出大时代的变迁。

“这场剧本朗读会,也是《天荒情未老》第一次在观众面前‘剧透’。”本剧制作人马远介绍,剧本朗读会将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著名演员李晨涛、上海戏剧学院刘婉玲、浦东文化馆张震献演,制作方将根据观众的反馈对剧本再行修改。预计在11月,这部由浦东文化馆出品、熊源伟戏剧工作室制作的原创话剧将在浦东新舞台正式公演。

“戏剧对话”的另一大宗旨是为戏剧爱好者提供舞台,这也是“剧海观潮”多年来的追求。今年年初,网罗一批上海非职业剧社的“沪上白领青年话剧社联盟”在浦东成立。魔都剧点、二九剧社、梧桐剧社、圆缘剧社、星乐原话剧社这5家联盟成员,以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话剧表演团队,将在9月22、23、24日登上张江戏剧谷的舞台,带来多部长剧与短剧展演,观众将欣赏到不亚于专业水准的“草根演出”。

此外,本届话剧节还将举办两场工作坊,由《今晚80后脱口秀》常驻成员史炎担纲的喜剧编剧工作坊,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李传缨主讲的台词工作坊,将搭建话剧爱好者与专业演员零距离互动的平台。

Tips >>

2017浦东话剧节主演出单元剧目

大型历史话剧《大明四臣相》时间:9月1日19:30;9月2日14:00

亲情剧《我爸爸的爸爸》时间:9月8日19:30;9月9日14:00;10月27日19:30

都市悬疑剧《洛卡小镇》时间:9月15日19:30;9月16日14:00

青春喜剧《两小无猜:写在课桌上的脸①》时间:9月22日19:30;9月23日14:00

现实反思剧《第二人》时间:10月13日19:30;10月14日14:00、19:30

俄罗斯名剧《忧·遇》时间:10月20日19:30;10月21日14:00、19:30;10月22日19:30

主演出单元购票及“戏剧对话”索票渠道:大麦网、格瓦拉、周末去哪儿、青盟、豆瓣、西十区、娱票儿、票牛网、“源派文化”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