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先后来到公利医院、沪东区域医疗中心地块和第七人民医院,调研浦东新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并和区内7家医院负责人座谈,听取大家对区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回应工作诉求。杭迎伟在调研中强调,“开放、创新、高品质”浦东,离不开“健康浦东”作为基石。浦东的医疗卫生事业要立足新时代、把握新特点、推进新举措,实现新作为,补齐短板,做出特色,努力实现由以治病为重心向以健康为重心转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为上海创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作出浦东的贡献。
公利医院是一家隶属于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的公立综合性医院,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现有开放床位800张,业务科室41个,担负着周边83万居民的医疗保障服务任务。2017年,公利医院全年门急诊193.4万人次。杭迎伟冒雨来到公利医院科教楼工地现场,听取相关情况汇报,了解工程进展和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一直以来,沪东、浦兴地区的居民们看病,得去位于洋泾的公利医院或位于高桥的第七人民医院,很不方便,周边居民多次反映区域内医疗资源短缺问题,要求完善医疗机构布局设置。与此同时,根据浦东新区“三层中心、四层网络”医疗服务基本架构,每30-50万人口设立1所承担区域医疗中心功能的二、三级综合性医院,按此测算,沪东、浦兴地区尚缺配一所区域医疗中心。在《浦东新区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拟在沪东地区新建一所区域医疗中心,服务沪东、浦兴、金杨等45万左右人口。昨天上午,区领导来到沪东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选址处,踏勘现场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位于浦东新区外高桥区域,紧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以健康管理、康复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日均门诊量最高峰可达8000人次。在七院,区领导察看门急诊大厅和康复中心,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区卫计委汇报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区内7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简要汇报相关情况。杭迎伟在回应大家的建议时说,浦东开发开放28年来,始终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使命,特别是最近几年,优化资源布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浦东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满足了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广大医护工作者是人民生命的卫士、健康的守护神,这是一份崇高的事业,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
杭迎伟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浦东医疗卫生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但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上,仍有突出瓶颈,医疗卫生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民生需求尚有差距,需要持续努力。他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浦东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夯实基础、全员参与,全力做好公共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好公共卫生的安全防控,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要统筹资源、优化布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布局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尽最大可能为群众问药就医提供方便。
杭迎伟指出,浦东是重大改革试点任务的主战场和承载区,浦东的医疗卫生系统如何做好国家战略、品质生活的服务保障,出路还是靠改革。要深化改革、联动创新,医改兴医、科技助医、人才强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医护人员队伍素质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也是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养和配置,既缓解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又保障医疗质量、保障医护人员收入。另一方面,要继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杭迎伟强调,要内外并重、强化监管,促进医疗机构规范有序发展。要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维护医疗卫生战线“白衣战士”的美誉。要严防严控医疗卫生领域的廉政风险,把浦东打造成管理规范、监管有力、患者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高地。
副区长李国华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