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在身边 我们好安心”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27

“您好,您解除隔离的时间是4月4日上午7点。”“您好,您可以先坐地铁……”4月2日下午,浦东某隔离点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响个不停。这几天正是解除隔离的高峰期,“忙的时候,我们是吃一口饭接一个电话,接完电话饭都凉了。”该隔离点领队陈娇花透露。

在这个3月21日启用的隔离酒店里,每天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四小时“变身”隔离点,当天收住153人,悉心照顾小留学生……“防输入”的当下,浦东医护人员温情守护着这些选择回家的留学生。

 

“有你们在好安心”

 

在这个隔离点隔离的人员中,有不少小留学生,是医护人员让他们安了心。

“呜呜呜……”接收入住人员时,陈娇花发现有个小姑娘一直在哭。原来,小姑娘的钱包在机场被偷了,一时付不起隔离期间的饭钱。隔离期间餐食标准是50元一天,陈娇花自掏腰包,为小姑娘垫付了700元。“我安慰她说,钱不急着还,安心隔离最重要。”陈娇花说。

前几天,酒店接收了一位家住浙江的小留学生,因为没有拿到行李,只能先留在浦东隔离观察。看到女孩神情紧张,护士长陶晓华便主动上前安抚。“你女儿今年也要高考呀?”看到陶晓华的防护服背后写着“高考加油”四个字,女孩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自己今年本来要参加英国的高考,受疫情影响考试延期了,很担心能否参加明年的考试。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我女儿高考也延期了,她也很焦虑。”陶晓华继续安慰道,“现在你每历经一个‘磨难’,就表示离家更近了一点,相信很快就能回家了。”“嗯嗯,我们一起加油!”小姑娘说。

“这些留学生都很可爱。”这是工作人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隔离期间,有的留学生为工作人员写感谢信:“感恩。我有乖乖吃饭、消毒、测体温……有你们在好安心。”有的把从国外带来的巧克力、小饼干赠送给工作人员,有的特意点了奶茶给工作人员。“虽然送入污染区的食品我们都不能‘享用’,但他们的爱心我们都记在心里。”陈娇花说。

 

自创陶氏快递、分餐法

 

“第一天接收人员时,我们还是有点慌乱的。”护士长陶晓华回忆道。

3月21日下午4点,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10位医务人员一来到接手的酒店,就和疾控人员划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选定工作人员通道、污染通道以及特殊通道。晚上8点左右,医务人员还在培训如何穿脱防护服时就接到了消息,“防护服不用脱了,马上要接收153位住客。”

时间紧迫。陶晓华迅速理清思路,查清哪些房间可以入住,并安排队员分别负责消毒、登记、引导等工作。忙到凌晨两点,有一部分队员已精疲力竭,“我赶紧让他们先休息一下,万一累倒了,第二天可没有‘后备队员’呐!”那一天一部分队员通宵达旦,忙完时,已累瘫在地上。

在隔离点,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送餐和送快递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大早,我们看到门口堆满的快递时,都惊呆了。”这个隔离酒店9到27层都是住客层,工作人员需要既准确又快速地将快递“投递”给住客们。

此外,第一天送早饭也碰到了大问题:酒店地毯厚阻力大,行李车非常重,“第一天我们到了11点才结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陶晓华摸索出了“陶氏”快递法、“陶氏”分餐法。酒店大堂里,队员们将每个层号写在地面上,快递先行分拣后,再定时配送。“几天后就有保洁等工作人员前来支援,我们还采购了轻便的小推车。”陶晓华说,每到饭点,就能看到这样一幕:一名队员拿着饮食配送单在前面指挥,后面工作人员听“指令”配送相应的餐食,效率高了不少。

 

外籍老板主动出力

 

隔离点刚开时,医务人员惊奇地发现,收垃圾的工作人员中,竟然有一位高个子的老外。

他叫纪保罗,是隔离酒店的总经理。刚改建为隔离点时,保洁人员非常紧缺。这位外籍老板带着几位高管,穿着防护服进污染区收了一个星期的垃圾。

“这些留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需要关怀。”纪保罗也有一个16岁的女儿,当他在监控中看到旅途疲惫的孩子们时,他决定酒店方也要出一份力。

纪保罗表示,穿隔离服工作,虽然累,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入驻的医疗团队,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8到10个小时,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纪保罗感言,看到医务人员后,他自己内心也不再恐惧。

据了解,为了让前来酒店隔离的留学生享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酒店方还提前准备了1000多份爱心包,里面有矿泉水、卷纸、垃圾袋以及全套的洗漱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