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打造三级网络 满足“老有所学”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2

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截至去年底,浦东新区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人数量近96万,浦东不仅是全市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还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吸引着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浦东老年人不再只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教育正成为当下的一大民生新需求。

“老年教育在浦东,是‘夕阳工程’,更是‘朝阳事业’。”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张伟介绍,近年来浦东老年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浦东新区教育局举办的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这所区级老年大学,还有覆盖36个街镇和1200多个居村委的老年学校和居村委老年学习点,它们形成了老年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作为上海首个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浦东以“办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为理念,以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为目的,以完善老年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为重点,以街镇老年学校为骨干、以居村委学习点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就近、便捷、快乐”的老年教育特色。

“魅力课堂”与时俱进

日前举行的浦东新区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一段记录“魅力课堂”十年发展的短片令人印象深刻。过去提到老年教育,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唱唱跳跳。如今顺应时代的发展,浦东不断拓展老年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除了艺术、技能类课程,还融入了科技人文、素质教育等内容,“魅力课堂”的十年变化正是一大缩影。

“魅力课堂”是浦东打造老年教育精品课程的一张名片。每年,区老年大学和各街镇的老年学校都会推选一批魅力教师展示各自的课程精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浦东举办了首届“魅力课堂”教育教学展示。十年来,“魅力课堂”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年教育专兼职教师,截至目前,全区参与“魅力课堂”展示的魅力教师共210人次,展示的精品课程达203节。

伴随着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课程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副院长蔡瑾回忆,一开始“魅力课堂”的内容涉及面较窄,教师更关注教学内容;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文、科技等元素被融入其中,教师也愈发关注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课程内容也与时俱进。昔日曾一度火爆的计算机课程现在已经“下线”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课程。82岁的方名成老先生退休前是一名校长,退休后来***儿女带孙辈,如今又成了老年学校的一名学生。最近,他报了一个智能手机班,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发微信朋友圈、面对面建群等。“儿女特别支持我来这里上课,还给我买了智能手机。之前,我是以教授的身份给大家上课;现在,我是以学生的身份在这里充电,活到老学到老。”他说。

十年来,“魅力课堂”的教学形式也不断升级。过去的课堂往往是老师讲学员听,如今的课堂互动性更强,体验式教学、翻转式教学等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浦东新区社区学院还不断探索“魅力课堂”的评价模式:前期抓师资培训,中期抓听课磨课,后期抓评价改进,让浦东的老年人不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

线上线下提供多元选择

在推进老年教育的过程中,浦东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区、街镇、居村委合理分布;同时以“统筹性、公益性、普惠性”为基本原则,注重规划引领,夯实办学基础,建立和完善老年教育支持服务网络,不断优化服务手段、创新学习形态,让老年人能够就近、便捷、快乐地学习。

新中国的同龄人刘凯琪,是洋泾老年学校的声乐班班长。她告诉记者,街镇老年学校课程丰富、收费实惠、离家近,很受老年人欢迎。然而,因为班额供不应求,一些老人需要通宵排队才能报上名。

随着不少街镇老年学校陆续推出线上选课,这一现象在近年来有所改观。暖心的是,考虑到不少老人使用智能电子设备不熟练,学校会派专人进行辅导,手把手教如何选课;把选课时间放在周末,方便老人让子女代为秒杀;有需要的老人,还可到学校专用教室选课。目前新区已有十余所街镇老年学校推出了这一人性化服务,年底有望覆盖浦东所有的老年学校。

与此同时,浦东老年教育不断创新学习形态。走进洋泾老年学校,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面清晰地显现着“洋泾社区学习港”的页面,学员只需在屏幕下方刷学习卡,就可查到课程、师资、上课记录、学分。十年来,随着直播课程、微课程、专题讲座、转载课程等在线课程的不断扩充,学习港成为了社区老人的网上学习家园。近年来,学校又把学习资源拓展到了手机微信服务号,老年人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网上学习。“新时代老年教育也需现代化,而信息化建设是我们尝试创新探索的有效抓手。”洋泾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顾建华介绍,通过平台,选不到课的老人可以在家在线学习,选到课的学员也可以复习课程。“更重要的是,十年的数据积累形成了一个大数据库,为学校的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除了学习港,洋泾老年学校还在社区的40个居委设立了40个“移动教室”;2018年,学校还在其中的13个居委开设了家门口优质课程延伸班,把优质课程送到老人家门口。

“9月初召开的浦东新区教育大会,吹响了新时代加快推进浦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的冲锋号。《浦东教育现代化2035(征求意见稿)》也清晰描绘出‘发展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老年教育’这一蓝图。”张伟表示,未来浦东将构建覆盖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元参与、灵活参与的老年教育新格局,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试点老年教育多元办学体制,帮助浦东老人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