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在浦东,老旧小区停车问题,就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围绕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新区总结出了一套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浦东做法。
夜间无处停放的车有位置了
地处杨高南路、高科西路、锦绣路板块的花木街道由由社区里有条南北走向的严民路,宽不足7米。这条支小混合道路,曾经两侧违章停车问题严重,尤其是靠近小区出入口更甚。由此引起的道路堵塞、两车碰擦事故等110警情多发。
“特别是夜间停车矛盾突出,我们接到110报警过来处理‘贴单子’,居民非常不理解,直言每天停车提心吊胆。”浦东交警支队责任区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黄晓骏说。
原先的严民路没有漆画停车位,随着无处停放的车辆从小区“溢出”,仅宽7米的严民路左右两侧被占据,道路中间空隙会车“艰难”。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沿线小区,严民路东西两侧各有一所学校,再向北还有一家菜市场。工作日早晚接送学生车辆、买菜车等齐聚严民路。
居民实际的停车迫切需求和无序违停引起的秩序紊乱必须解决。花木街道、居委、浦东交警等单位坐在了一起,在讨论中,夜间停车成为突破点。很快,一份关于严民路道路开放停车的意见征询单送达沿线居民,结果90%以上居民同意。
“支队路设大队查看现场后拟定了方案,最终决定开放单边停车。”黄晓骏说,如今的严民路西侧沿线共开放了37个车位,工作日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可以停车。“这个时段既避开了接送上学车辆,也满足了上班族夜间停车的需求。夜间停车开放以后,相关110警情几乎匿迹,居民们也非常理解配合。”黄晓骏说。
通过这个案例举一反三,二大队一中队先后在辖区严桥路、严民路、芳芯路开放夜间停车位百余个,逐步增能周边小区停车。
多部门合作 完善交通扩容停车
灵岩路管理问题是上钢新村街道历史积存的“老问题”之一。灵岩路北至成山路,南达川杨河,其中,德州路至川杨河一段是一条“断头”路,东侧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西侧为居民区和一所幼儿园。
因为小区夜间停车资源紧张,这段灵岩路成为了替代“停车场”,尤其是双休节假日、职业技术考试等日子,甚至有车开上了人行道,居民也非常困扰。
“类似的情况,我们2018年在辖区西营路试点过道路限时停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是,对灵岩路这一段我们也进行了优化。”浦东交警支队责任区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韦祺介绍,通过意见征询,警方在道路一侧漆画黄实线,另一侧设单侧停车泊位,允许车辆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5点-次日9点,以及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全天候停放。
灵岩路“一期改造工程”完工后,既满足了周边小区夜间停车需求,也给了居民、周边学校白天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道路两侧绿化也进行了适当改造,一条景观道由此诞生。
成果显现之后,灵岩路(成山路-德州路)的改造也提上了日程。由于毗邻上钢集贸市场,机动车往往随意停在马路边,个别大型货车还会进入灵岩路,使原本只有6.5米的道路时常变得拥堵不堪,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国庆前夕,上钢新村街道进行了专项基层调研。接下去一个多月时间里,街道平安办、城运中心、城管、浦东交警支队二大队、上钢新村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共同行动,完善了综合治理方案,沿街商铺和集贸市场内的经营摊位征询同意率达到98.35%,周边居民区代表听证会同意率达到100%。
如今的灵岩路(成山路-德州路)单向通行道路标线清晰可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通行,沿线“电子眼”、电子警察警示标识的设立和视频轮巡机制健全。曾经违停的非机动车停在了上街沿专用停车位上,部分机动车临时停在被拆除商铺的空地上。
浦东交警部门表示,将把好做法进行复制推广,围绕静态交通管理需求凸显区域,持续挖掘周边支小道路停车资源,弥补路外停车不足,尤其是增设夜间道路停车场,缓解居住区夜间停车难题。截至目前,浦东已有30个夜间道路停车场、提供泊位15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