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城助力浦东打造“黄浦江东岸文化带”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36

10月17日晚,第13届陆家嘴金融城文化节正式开幕,金融城白领艺术社团之一——陆家嘴金融城管弦乐团,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

这只是陆家嘴金融城白领艺术社团的一次常规演出。十余年来,金融城的白领已从昔日被动接受文化活动到主动走向舞台,成为文化活动的演绎者。未来,随着陆家嘴金融城比肩纽约、伦敦等国际一流金融城,发力“文化输出”,白领还将成为金融城文化的传播者。

白领的爱好有了施展舞台

来自宝洁公司的张丹,是陆家嘴金融城管弦乐团首席,从小练琴的她,工作后重拾爱好,2016年看到陆家嘴金融城管弦乐团招募后立马加入。

“没参加乐团前,工作和家庭是我生活的全部,参加乐团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让我的生活拥有了第三空间。”张丹说。

电竞爱好者——中国银行浦东分行的郭孚祥也有类似的感受。10月20日晚,他所在的团队获得了首届陆家嘴金融城电竞赛事的冠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电竞比赛,就像一个艺术爱好者突然有机会登上舞台,感觉棒极了!”

白领从文化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文化氛围与文化活动的演绎者,正是“文化陆家嘴2.0”时代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陆家嘴管理局工作人员雷娜向记者表示,“白领不再仅是观众,而是走向舞台,成为创造者、参与者。”

2006年,首届陆家嘴金融文化节召开,当时定位为金融文化,旨在培育市民金融意识、打造金融服务精品。2014年起,更名为“陆家嘴金融城文化节”,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文化节能级的提升,即从最初关注金融行业白领需求,到营造陆家嘴金融城区域的文化氛围。

“白领最初参加的只是‘健康跑’这类体育活动,在发现此类活动比较受欢迎后,文艺演出类是不是也可以让白领参加?于是,自第8届陆家嘴金融城文化节起,文化演出都是由白领自编自导自演了。”雷娜说,“目前已形成一批白领艺术社团,除陆家嘴金融城管弦乐团外,还包括金话筒陆家嘴金融城朗诵艺术团、陆家嘴金融城沁一合唱团、陆家嘴金融城舞蹈团等。”

让金融城有温度有情怀

每年,艺术展演、亲子、公益、运动等文化活动,陆家嘴金融城将举办近2000场。

“目前,文化陆家嘴3.0版时代更多地体现业界共治理念,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楼宇、场馆、金融机构参与到金融城公共文化建设中来,策划面向白领的各类文化活动。”雷娜介绍说。

午间在楼宇听场午间音乐会,傍晚到东方艺术中心享受“艺术大餐”,晚间到船厂1862时尚中心体验下夜间经济……越来越多的白领在这座金融城里享受到了文化福利。

“白领有需求,我们有回应。”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副书记、总工会副主席朱德兵举例称,“陆家嘴有50万名白领,其中有一批电竞玩家和爱好者,当获知年轻人有需求时,我们就组织了首届陆家嘴金融城电竞赛事。”

文化活动是粘合剂,让不同楼宇里的白领,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让陆家嘴金融城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人文之城。

“乐团谱子很多,管理起来很费劲,从事IT的小伙伴采用版本管理模式;证券行业的小伙伴开发了小程序方便排练打卡;市场岗位的小伙伴做公号宣传乐团……”这类跨界合作产生的“化学反应”让张丹感觉好神奇。

陆钧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名专职摄影师,他可谓管弦乐团的铁杆粉丝,几乎乐团的每场排练都义务拍摄,“一群白领,基于对音乐的热爱,没有报酬,坚持每周排练,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打动了我。”

“作为一个不到30年历史的新城区,陆家嘴金融城的人文之兴盛,毫不亚于其他老牌的先发城区。”一名金融机构高管这样感慨。

对标伦敦纽约发力文化输出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最闪亮、最有魅力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国际一流金融中心,既是繁华的金融贸易区,也是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对标国际上多个‘双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陆家嘴金融城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不少的差距。”雷娜告诉记者,“4.0版的‘文化陆家嘴’,将比肩纽约、伦敦等金融中心,发力‘文化输出’,助力浦东打造‘黄浦江东岸文化带’。”

目前,陆家嘴白领艺术社团的演出主要集中在金融城里,未来将走出陆家嘴,登上更大的舞台,讲述金融城里发生的那些事。此前,白领艺术社团文化输出已有试水,比如,陆家嘴金融城沁一合唱团2018年参加第五届新加坡国际合唱节,获得铜奖。

此外,在浦东打造夜间经济背景下,陆家嘴金融城也正聚焦滨江带,重点推进船厂1862、富都滨江、艺仓美术馆、民生艺术码头等项目,以新消费、新文旅、新商贸为抓手,打造夜间经济活动集群。同时,大力发展与浦江东岸“世界会客厅”相适应,具有“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的夜间经济示范区,开拓“夜空间”,打造“夜文化”,发展“夜经济”,力争建成一座摩天大楼下的“FUN City”(Future Universal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