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次“学习强国”积分排名中,张江位列浦东新区开发区排名第一,1万分以上的党员有175人,创新创业的科创沃土如今变成了“万分大户”高产田,出色的“两新”党建工作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外企研发工程师成了“学习标兵”
尹强是中芯国际的一名研发工程师,也是第一新经济组织党委(中芯国际党委)第19党支部的一员,每天忙完工作,他已经习惯性地打开“学习强国”App,在最近的一周,他拿到了公司学习竞赛标兵。
“最爱挑战答题,很多答案还是我看里面的文章了解到的,食髓知味,越来越愿意学了。”1988年出生的尹强,将以往刷朋友圈的时间,转移到了“学习强国”上,养成了业余学习的习惯,是他最大的收获。
尹强所在的中芯国际位于浦东张江,是国内芯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员工近万人,其中党员近千名,平均年龄30岁。如何调动这些年轻人参加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一直是公司党委书记李智苦苦思索的问题。
今年年初,“学习强国”上掀起了“快闪”热潮,这给了李智灵感,在“五四”“七一”“国庆”三个重要节点,中芯国际党委组织了三场“快闪”,年轻人参与热情高涨。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中芯国际每周利用一天午餐时间召开“学习强国”推进会,21个基层党支部进行“大手牵小手,大分拉小分”的主题学习竞赛活动。李智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通过4周的学习竞赛,“学习强国”已经渗透到了公司党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业余生活,今后的学习将转入常态化、制度化。
“指尖上的微型政治生活馆”解决学习痛点
中芯国际只是张江开展“两新”党建的缩影,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拥有浦东新区最庞大的“两新”党组织,现有党员2万余名,占浦东新区党员总数的14.6%,下属1300多家基层党组织,其中99.9%的党员学历为大专以上,硕士、博士占比超过60%,平均年龄32.4岁。
张江核心园区综合党委常务副书记陈立雄从事党群工作近30年,近一年来,不用微信的他,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却达到了人生巅峰,因为他随时都要用“学习强国”App平台与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党员们交流。
陈立雄形象地将这一新平台叫做“指尖上的微型政治生活馆”。
张江“两新”党组织数量多、层次多、类型多;党员文化程度高、青年比例高,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行业。“这些白领党员有上班时间却没下班时间,且分布散,集中时间、地点开会搞活动十分困难。”陈立雄坦言,以往开展党建工作,困难不小。
而“学习强国”这个新平台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新方式,党员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与交流,组织也能实时了解党员的学习进展和需求。
“以往做党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都比较容易量化,思想建设看不见摸不着,一直是个难点和痛点。”陈立雄说,“学习强国”的应用,让思想建设有了十分直观的载体和可以量化的工具。
李智也表示,以往外企学习贯彻领导讲话和党的大政方针,等文件下发总有些滞后,现在上“学习强国”,等于有了内容直通车,相关精神可以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
“扶贫+脱贫”年轻人争当万分大户
“贫困线下,我们就‘扶贫’,让‘低产户’给‘高产户’颁奖,他们的斗志就被激发出来。”陈立雄日前在全区推进“学习强国”平台应用交流会上的即兴发言逗乐了全场。
“学习强国”平台的诞生,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的学习管理提供了重要途径。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也在求新求变,探索增强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活力的新方式。
“学习强国”平台使用初期,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党员的注册率在开发区党委中远远落后,这让陈立雄着了急,为提高“学习强国”平台运用常态化、机制化提供保障,他想到了主抓“领头羊”的办法:以支部书记带动支部党员,激发年轻党员的赶超之心。第一新经济组织党委(中芯国际党委)第九支部书记柴卫华,每天早上都会在群里率先打卡亮分数,支部内27名党员纷纷效法,大家在微信群里接龙打卡亮分数,在工作上比技能、工作之余拼分数,争当“万分大户”已成为他们团队的新竞赛。
实实在在、生动有趣的工作换来了众多“两新”组织对党建的理解和支持。指尖上的微型政治生活馆,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张江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