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玩转科技·点燃梦想——2018沪台青少年科技夏令营”之学生论坛,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大礼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3所高中的学子交流、分享了13个研究课题:从关注中老年人健康到乳腺癌的知识科普、从智能药盒到智慧路灯、从AI自动作曲到用远程天文台拍摄浩瀚星空……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充分展现出00后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和自身的关注。
作为东道主,来自上海市建平中学和上海市进才中学的3名高中生,在论坛上分享了两项健康类的创意发明,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以及老年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这是我发明的云智能药盒,现在市面上已有类似产品,不过我读初一时就有了这个创意,比它早哦。”来自建平中学的刘蔚琪一开口,幽默的口吻就吸引了台下数百名师生的关注。刘蔚琪说,发明云智能药盒的初衷,缘于家里的一名老人每天要吃很多药,可常常要到吃饭时,才会意识到自己忘记吃,然后赶紧去找药。于是,刘蔚琪便想到自制一个能提醒老人吃药的药盒。经过对身边老人的调查,刘蔚琪发现近九成的老人存在忘记吃药的情况,而每天服用两种以上药物的老人约占75%。他还注意到,逾六成老人不经常运动。
“如何将按时吃药和适量运动两件事结合在一起?”刘蔚琪设计的第一代智能药盒有个运动发电装置,引导老人通过手部运动为药盒供电;药盒会亮起指示灯并发出声响,提醒老人吃药,声响还可设置成个性化的铃声、音乐或录制自己喜欢的声音。而在第二代智能药盒中,刘蔚琪设计了早、中、晚三个抽屉,到了相应时段药盒会自动弹出抽屉,避免老人混淆和误服药物;同时把老人的体征测量加入到药盒设计中,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网上远程医疗系统和网络云盘,以方便监测。“遗憾的是,我家里的那名老人已不在了,不过药盒我会继续研究并不断完善,希望有一天它能出现在市场上,到时候你们要来支持我哦!”刘蔚琪说。
无独有偶,来自进才中学的金乐薇和诸葛臻优也关注到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中老年人健康照护问题。两名高中生发现,由于环境污染、年龄增长、缺乏锻炼等原因,部分中老年人身体处于缺氧状态,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时有发生。“我们查阅资料得知,缺氧是诱发各种疾病的因素之一,肺、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缺氧会导致死亡。”金乐薇告诉记者,市面上的一些智能医疗设备包括常见的智能手机、手环等,会对使用者的心率进行监测,却少有综合中老年人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两方面,来判断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于是,他们设计了一款可穿戴的迷你盒子,盒子上的传感器可将使用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APP。若测得的数据超出阈值,手机APP会发出警报,同时通过短信将危险状况发送至使用者家人的手机上,从而避免和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制作的第一、第二代产品模型,是在进才中学创新实验室的3D打印设备上打印出来的,不仅在外观设计时采用了黄金分割比例,还做了圆角安全处理。此外,盒子上还有一个可拆卸的空间,用于放急用药物。
论坛上,来自高雄女中的胡珈玮、许景棠、王昱钧和黄瀞葳四名女生,则结合戏剧、演说等方式,给同龄小伙伴们上了一堂关于“乳癌初步介绍”的科普课。她们从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的经历说起,比较了BRCA1和BRCA2两种乳腺癌易感基因,介绍了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标识“粉红丝带”,还就“穿钢丝胸罩会否增加乳腺癌危险?”“隆胸的人是否都比较容易得乳腺癌?”“是不是只有女生才会得乳腺癌?”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四名女生告诉记者,台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会开设青春期教育课,老师会在课上专门提到乳腺健康等问题,并教大家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案进行自我排查。“乳腺癌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自身健康问题,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未来。”她们说。
论坛尾声,进才中学副校长蒋金珍和溪湖高中校长杨豪森为课题做点评。蒋金珍结合时代需求和社会热点,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鼓励两岸学子培养和保持好奇心、自信心。杨校长则幽默地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压力”,他希望同学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积极利用正能量的信息、有效抵抗负能量的干扰,做“3C”(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人。
相关链接
“玩转科技·点燃梦想”沪台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始于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从最初有来自中国台湾地区10所高中的170余名师生参与,到今年吸引18所台湾高中的457名师生,这一活动已成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一大品牌活动。
今年暑假,参与活动的18所台湾高中包括景美女中、成功高中、内湖高中、建国中学、和平高中、罗东高中、新竹高中、员林高中、兴大附中、宏仁女中、溪湖高中、台南一中、高雄中学、高雄女中、裕德高中、大兴附中、松山高中和普台中学。与此同时,来自浦东的进才中学、建平中学、北蔡高中、浦东中学、上南中学和新场中学6所学校师生志愿者,也一起参与了活动。
除了学生论坛,两岸师生还走进朱家角、城隍庙、张江高科技园区、陆家嘴金融城等地参观游览,领略上海的城市风貌、浦东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