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推进“南汇水蜜桃”产业升级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2

“南汇水蜜桃”近期正热卖,但上市期集中且时间短,往往造成桃农卖桃难的问题。记者日前从浦东农委了解到,通过研发新品种、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浦东正积极推进“南汇水蜜桃”产业升级。

拉长水蜜桃上市期

从7月10日起,“南汇水蜜桃”便陆续上市,主要为新凤蜜露、大团蜜露、湖景蜜露浦东三大优势主栽品种。而在浦东农技中心(桃研所)的桃研发基地,已通过认定的南汇水蜜桃新品种“红清水”也早已悄然成熟。

“红清水”是浦东农技中心(桃研所)选育的新品,2014年通过市农作物认定委员会认定,成为南汇水蜜桃旗下品种之一。浦东农技中心(桃研所)高级农艺师胡留申介绍说,与新凤蜜露、大团蜜露、湖景蜜露三大优质中晚熟品种比,“红清水”不仅上市时间要早近7天左右,且采用了“Y”形树形的新种植模式,较之于传统露地种植方式,在疏果、套袋、修剪等农事操作上可综合省工达30%以上。目前该品种尚处于试推阶段,仅有小面积种植,成熟果实平均单果重230g左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

桃是浦东第一大水果品种,占全区果树总面积的56%,现有桃树面积2.8万亩,占全市桃树面积的40%。区农委相关调研显示,新凤蜜露、大团蜜露和湖景蜜露三大桃品种采收及上市期重叠,大量果品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影响果农收入。胡留申表示,浦东农技中心(桃研所)从早熟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上下功夫,正努力把上海本地桃果品上市期拉长,已相继拥有早红露、加纳岩、红清水、晚红露等有一定推广面积的品种,希望通过桃研所的研发基地起带动推广作用,引导合作社、果农增加品种种植。在试种推广新品种的同时,基地还在进行现代化桃树种植的探索,未来桃树将纵向生长,高度增加,树下空间更大,可以种上增加土壤肥力的草种。

浦东凭借“南汇水蜜桃”成为全国唯一的水蜜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汇水蜜桃”品牌,浦东农委在“南汇水蜜桃”产业提升工作方案中提出,将依托区农技中心(桃研所)桃研发基地的优势力量,形成有优势、有影响力的集种源研发、技术示范、产业展示于一体的高品质水蜜桃园,并计划打造浦东千亩高品质桃园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浦东标志性桃源胜地。

计划扩大品牌联社规模

“南汇水蜜桃”产业一直是浦东农业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年收入3.5亿元左右。如何拓展营销渠道,完善产业链?浦东已有所尝试。

就在“南汇水蜜桃”上市不久后,区农协会与新成格林尔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南汇水蜜桃”品牌联社成员将向该企业提供单果重3.5两以下的小桃,用于该公司桃冰淇淋的制作,实现浦东水蜜桃深加工,提升能级。新成格林尔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生产水果冰淇淋已经有12年,年销售3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收购了20吨小桃,生产了“水蜜桃雪芭”冰淇淋产品并在线上线下销售。近期还在研发水蜜桃果汁,预计今年8月中旬上市,由于今年收购量并不大,将只在线上官方旗舰店销售淘宝天猫有售。明年将继续加大收购量,继续生产水蜜桃冰淇淋和果汁,为浦东的桃农解决卖桃难问题。

而在今年6月26日,大团蜜露桃首次提前开启预售,大团镇政府还与南汇供销合作总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开展合作。

浦东还计划扩大“南汇水蜜桃”品牌联社规模,进一步完善“六个统一”产销标准化建设体系,实行水蜜桃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打造东大公路沿线十里桃花景观长廊,引进和培育桃产业领军型人才;力争通过五年时间,使浦东“南汇水蜜桃”产业实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成为全国水蜜桃品种布局最优、现代农艺管理水平及科技含量最高、品牌知名度最响、多产融合最紧密、经济效益最高的桃产业,使“南汇水蜜桃”走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