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0

昨天上午,参加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医疗、养老、社区管理,这些和民生关系最紧密的问题最牵动代表们的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深化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区5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全面提升教育事业水平,是事关浦东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王珏代表说,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推出了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这是浦东教育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议进一步加大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力度,让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学校,加强成员校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加强教育理念的共享和教育资源的交流,让更多老百姓得实惠。

严一平代表说,希望浦东进一步支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注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又要支持本地名校在海外办学,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

杨岚代表建议,围绕深化教育整体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集团化、学区化管理机制,提升学校在集团化、学区化管理中的自**,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对改革中具有典型性问题的解决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级。陈迟、张艳锋、杨郗代表在审议中谈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公立医院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希望浦东能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加强对家庭医生这一概念的宣传,全面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的全覆盖。同时,要增强全民健康普及意识,努力营造大健康的理念,倡导人人注重平时的自我保健。

来自街镇的代表们谈得更具体。陈国良代表说,沪东、浦兴两个街道有30多万人口,缺少区域医疗中心,建议加强二三级医院整体规划建设,方便群众看病。赵辉代表也提出,加强卫生医疗资源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服务模式创新。代表们还谈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很好,但是能否考虑通过医保或财政,提高家庭医生们的收入,真正体现医生的价值。

2017年的工作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黄爱武代表说,对浦东而言,社会治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希望未来五年能继续加大民生和社会治理的投入力度。金玉明代表说,如今社区治理到了新阶段,是管理理念的“再造”,要把原来在社区治理中的习惯手势、弊端“割断”。

张伟国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大居、农业大镇、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改善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谢辉代表说,完善基层治理结构、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区精细化管理是浦东未来五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议解决前期社区发展中的遗留问题,提升社区品质,健全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加大对小区业委会指导力度,根据相关政策明确物业管理标准和收费标准,规范社区物业管理。

蔡萍代表是居委的社区工作者,她谈到,要多与居民深入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继而通过社区活动挖掘、团结社区新生力量,邀请他们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才能更好地开展社区工作。

冯红梅代表比较关注养老议题,因此建议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更高层次的老有所养,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医养结合。在放宽养老机构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加强安全保障工作。陆文娟代表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互帮互助式居家养老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公益储蓄”机制,引导、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敬老爱老工作。

魏姝丽代表谈到“群租”问题在一些老旧小区里仍然存在,“群租”既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建议进一步加强专题研究,优化制度设计,疏堵结合,妥善解决来沪年轻人的居住需求。同时,目前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绿化带维护、供水改造等方面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

陈柏盛代表的建议和菜篮子有关:浦东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也要注重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议加强发展远洋捕捞事业,大力推进“产业外扩、产品回国”的步伐,借助冷链物流运输和精深加工等环节,把优质远洋渔业产品运回国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优化国内水产品消费结构,丰富百姓的菜篮子,让百姓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