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社区注入活力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5

惠南镇五大社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把社区范围内学校、医院、银行、企业等分散的资源凝聚起来,实现了“抓党建、聚资源、惠生活”的初衷,也为社区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保障。

6月24日,城市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优秀案例颁奖仪式在同济大学举办,浦东惠南镇西门居委的“老小区的‘众治家园’”基层党建方案,成功入选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论坛优秀案例。

事实上,不只是西门居委,近年来,惠南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路子,通过完善体系建设、落实机制建设、明确功能定位、丰富活动载体、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了“抓党建、聚资源、惠生活”的初衷,也为社区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保障。

“当社会治理遇上新难题时,党建是解决问题的法宝。”惠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世志说。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镇管社区以党建为纽带,让政府部门、职能单位之间的合作、互动变得更加紧密。

沿着下盐路行驶至城西路,一大片整齐的住宅楼映入眼帘。作为上海市保障房基地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惠南镇西北部的民乐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占地面积6.04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6万人。目前,一至三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已有约3.3万人安居于此。

“刚来的时候,听说了‘敲墙党’的事有点担心,不过我家装修的时候这种现象已经没有了,半年住下来感觉社区在服务、管理各方面也都做得不错。”今年年初入住民乐社区汇雅苑的秦阿姨说。

秦阿姨所说的“敲墙党”曾经确有其事。2014年7月起,随着大居动迁安置房、商品房、经适房陆续交付,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盯上“这块肥肉”。一旦发现有业主对新房进行装修,“敲墙党”就会以威胁装修工人、干扰施工、尾随业主等方式,胁迫其“花钱消灾”,以高于市价一倍甚至更多的价钱进行敲墙作业。欺行霸市强行敲墙打洞,同时又违法违规破坏承重墙体,“敲墙党”的嚣张气焰很快引起了居民的恐慌。

“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们立即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处置机制,最终联手相关部门,成功遏制住了态势。”民乐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徐纲说:“党建的力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惠南镇的五大镇管社区之一,民乐社区承载了社会管理、稳定、公共服务等责任,另一方面,社区是镇域范围内镇与居村之间架设的、非行政层级的“中间层”,如何在管理社区、服务居民中有效统筹各方资源,解决难题?

党建成了一把“万能钥匙”。

在打击“敲墙党”的过程中,民乐社区党委在大居新建小区交房前期,邀请新区检察院派驻惠南检察室、新区建交委物管中心,预判房屋集中装修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风险点。同时,与镇稳定办(**办)、派出所、城管中队等加强联动,规范房屋装修,强化源头管控,注重日常监管,完善处置机制,快速应对居民诉求矛盾,推动大居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能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团队作战”,得益于民乐社区的区域化党建联席机制,它聚焦“安居民乐城”党建品牌项目培育,发挥区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启“社企合作”“社检合作”“警社合作”等多方联动、多元驱动,做强社区党委,提升党建引领作用。

以“警社合作”为例,通过社区民警兼职社区副书记的形式,鼓励支持社区民警积极参与社区党组织工作,在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也拓宽了警民沟通、警社合作的新渠道。

镇管社区以党建为纽带,让政府部门、职能单位之间的合作、互动变得更加紧密。徐纲说。

除了遏制“敲墙党”等建管难题外,“安居民乐城”党建品牌项目还有“医疗服务篇”,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民乐社区党委与浦东医院进行了党建联建签约,通过“医社联动”拓宽医疗惠民路,破解当前大居人口急剧导入过程中,医疗服务供给的难点,将区域医疗资源向大居有效辐射,提升大居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惠南镇党委副书记徐建军介绍,目前,民乐社区、东城社区、园中社区、黄路社区、文源社区都已明确“两委一中心一工作站”的组织架构,即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社区中心和社区联勤联动工作站,形成社区党委领导、社区委员会为主体、社区中心和社区联勤联动工作站为平台,多元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通过一系列体系和机制建设,让党建的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出核心引领作用。”徐建军说。

重心放在居民服务上

在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中,五大社区挖掘各自资源优势,按照居民需求导向,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

6月29日上午,惠南镇西门居委里传出阵阵歌声,这是“老沈工作室”的志愿者们每周四的固定排练时间。

拿起鼓、带上锣,举起小彩旗,以文艺演出的形式传播文明的种子,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到社区居民和群众中;坐下来、谈谈心,喝上三杯茶,用“接地气”的贴心话解开邻里心结,调解居民区矛盾纠纷。多年来,“老沈工作室”与“党群三大理事会”“三最家庭”评选活动,构成了西门居委“老小区的‘众治家园’”基层党建方案的三大抓手。

“老沈工作室”由40多名志愿者组成,其中党员16人,现任居民组长、党小组长、分支部书记有10人。

“党群融合、草根治理。这句话正是体现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的意义。”在西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雅婷看来,党建的种子要植根于社区治理的土壤,党员要跟群众融在一起,党建活动要服务居民群众。在实践中,西门居委挖掘和培育社群“领头羊”,注重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鼓励他们带动一批群众和其它党员在社区建设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西门居委的基层党建方案能入选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论坛优秀案例,不是偶然。”文源社区党委书记潘小红介绍,目前文源社区党建联建单位共有68家,还有包括西门居委“幸福加油”、听南、听北居委的“听潮社区少年宫”、梅花居委“绿主妇工作室”等在内的7个居民区党建品牌。此外,辖区内西门、南门居民区党组织被评为浦东新区基层党建示范点。

“党建就是要引导社区把重心放在服务居民上。”徐建军说。

2016年2月,惠南镇党委总揽镇管社区建设全局,确立了镇管社区“统筹、协调、服务、治理”功能定位。

“党建是无形融入到中心工作当中去的,而党建的力量最终体现在各式各样的活动、项目中。”徐建军说。

在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中,惠南镇五大社区挖掘各自资源优势,按照居民需求导向,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

东城社区是惠南镇最早筹建的五大社区之一,区域内有2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高中,5所大学,还有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步行街露天舞台及众多艺术类培训机构等文化单位。“这些都是我们的资源优势。”东城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邵君毅说。

早在2013年,区域内6个居民区党组织借助共建单位、相关文化单位和部门、知名高校等资源,启动“东城文化圈”党建项目,通过文化活动联办、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发展互促、文化信息互通,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今年3月,在巩固和深化“东城文化圈”的基础上,东城社区党委又启动了以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业发展等为内容的“妈妈学院”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妈妈学院”已经开展了“园艺进家庭”、“亲子公交体验”等多个活动,参与人次超过500人,深受区域内白领妈妈们的好评。

在满足新城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东城社区党委也在开动脑筋为老城居民谋福利。

“东城社区原是一个城中村,一些家庭办喜事不追求高大上,就是需要一个实惠、干净的场所。正是发现了这样的需求,我们决定将便民餐厅开放给居民作喜事宴请之用。”邵君毅说。

位于惠南镇惠东路268号2号楼的东城社区便民餐厅,自2016年10月正式对外服务以来,已经有20多户家庭在此举办婚宴,受到辖区内居民的好评。目前,还有20多户申请户已经预约登记至明年3月。

而位于惠南镇东南部的黄路社区作为撤制镇地区,是一个以自然宅村为主的社区,农民占比较高。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农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率,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我们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启动了村民大学堂项目,为村民提供文化素养、健康养生、道德修养、农业技术、安全防范等多方面适合各个年龄层次村民的知识学堂。”黄路社区党委书记李云介绍。

此外,黄路社区党委还通过“人文黄路、幸福家园”党建项目开展了便民服务到家门、健康知识送村居、环境整治我参与、文明劝导我先行、安全环境我来护等各类公益宣传活动,在提高社区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城市生活。

培育“能打仗”的队

以培育出一支“能打仗”的队伍为目标,近年来,惠南镇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还老百姓一个水清岸绿的新家园》,去年10月,园中社区徐庙村村主任倪均明在一次拆违会议后,以此为标题写下了一份决心书。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奔走在拆违一线,测量、统计、宣传政策,甚至主动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在村民有需要时“随叫随到”。在他的努力下,今年2月初,徐庙小河两侧的17户违建全面拆除。

同样是在园中社区,80后党委委员毛意强今年又新添了一个身份——“决战752”青年突击队队长。半年多来,他带领队员对六灶港两岸违章进行丈量、与村民组长一起多次入户协调谈判等,为中小河道整治工作贡献力量。

“园中社区区域内,工业园区占了三分之二。无论是在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一线,还是在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园中社区书记马娅军说。

近年来,惠南镇以培育出一支“能打仗”的队伍为目标,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去年年底,为解决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惠南镇启动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力求培养一批心往一处想、能做实事的后备干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组织学员学习《共产党宣言》,参与为老服务等多项公益活动,并由学员们共同完成了《如何发挥党员在阳光动迁中的作用》《优化社会养老服务,助力宜居中心建设》两篇调研报告。

今年4月中旬,惠南镇开设2017年基层党政负责干部培训班。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涵盖了五大镇管社区正副职、机关科室、事业单位、直属单位、镇属企业和各村居等党政负责干部共计130多人。

此外,《惠南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三年(2017-2019年)规划》已经制定,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培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等列入重点工作。在形式上采取拓展类、传统文化党性教育类、参观学习类、村居优秀书记讲党课、镇领导讲党课、沙龙互动等,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根据规划,惠南镇还将开发整合阵地资源,把社区党校、五大镇管社区、村居党建服务站点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并选聘党校专家、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等,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志愿者讲师队伍,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