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多年来,新区的职业教育为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日前,《浦东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炉,新区将着力打造“开放、融合、创新、活力”的浦东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知识型、发展型的能工巧匠。
回眸“十二五”职教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十二五”期间,浦东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和集团化办学取得进展,有效探索了集团共建、校企合作和中高、中本贯通机制,基本形成了中高职衔接,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进一步融合,以国家级示范中职校、重点中职校和品牌培训机构为龙头的多元化办学新格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日益成熟。
多年来,新区职业教育立足于区域积极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布局,通过建设重点专业逐步形成学校之间定位准确、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和有序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如今,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职业学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服务浦东“四个中心”、自贸区建设和大项目建设,大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服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有“金融事务”等专业;在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有“航空服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在服务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方面,有“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在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有“动漫游戏”“学前教育”等专业;适应先进制造业和大飞机项目方面,有“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在服务迪士尼项目和现代旅游业方面,有“酒店服务与管理”“烹饪”等专业。
2010年,新区组建了浦东职业教育集团,将新区政府机构、中职学校和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单位、科研机构等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浦东职教集团共有35家理事单位和142家成员单位。职教集团积极建设学校、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共赢、共长”新机制,上海商飞与航空服务学校合作共建“高科技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临港科技学校与临港集团签订建立“上海临港产业区职工培训基地”合作协议,振华职校与上海唐镇电子商务港签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协议,并成为“浦东新区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
课程是培养能工巧匠的核心所在。在开展上海市教委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上,浦东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区大力推进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标准的开发研究。截至2016年,新区中高职贯通和中本贯通专业已达20个,为中职学生拓宽升学渠道和职业生涯发展创设良好条件。
展望“十三五”完善浦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三五”期间,浦东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进入到关键时期,这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规划,未来新区的职业教育将以浦东新区教育整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统一,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规范学校建设标准,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形成“开放、融合、创新、活力”的浦东职业教育体系。
未来,新区将积极申报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试点,探索扩大贯通培养规模,力争到2020年,中高职贯通专业覆盖目前新区中职学校开设专业点的30%,中本贯通专业覆盖目前新区中职学校开设专业点的10%。新区还将继续深化内涵建设,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力争把新区中职校10%的专业培育为国际、国内或上海市领先的标志性专业。对8个已建成的、1个正在创建的市级开放实训中心,将实现能级提升和功能拓展,并试点建设2至3个高端化、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把职业学校学生培养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新区将着力加快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提供更强大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浦东将尝试探索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力争让试点专业(班级)中80%以上的学生,通过升入相关高校、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等途径,进入高技能人才行列。到2020年,新区中职校“双师型”教师将占到专任教师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