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桥镇踩准“节点”推进拆违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6

最近,随着位于南六公路699弄的1至7号仓库及展示厅被拆除、清运,在宣桥镇两港装饰城内盘踞了多年的12万余平方米违建被彻底“肃清”。

两港装饰城是宣桥镇镇域范围内无证建筑集中成片的一个区域,违建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宣桥镇打响两港装饰城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截至目前,已成功拆除该区域河道10米范围内违建及北侧16个陶瓷仓库,完成了第一阶段整治任务。剩余的近2万平方米的木材仓库将按计划于年底前完成整治。

人人都说拆不了、很难拆,但4个月内这个“巨钉”被快速拔除,宣桥镇“五违”整治办主任肖卫忠说:“准备充分、计划合理、方法科学,我们在这场攻坚战中踩准了每一个节点。”

三轮拆违“化整为零”

4月18日上午,在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中,两港装饰城区域内河道边的28幢彩钢棚被全部拆除。结合河道“三清”工作,宣桥镇打响了两港装饰城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枪。

今年年初,宣桥镇党委、政府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了12项重点工作之首,其中,两港装饰城是四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由一名镇领导负责,镇“五违”整治办、城管、城**司及两港工作人员组成了两港整治工作联合推进组,专门负责协调和推进两港装饰城整治工作。

“根据计划的时间节点,我们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一清盘的原则,将拆违工作分为河道边彩钢棚、陶瓷仓库及展示厅3个阶段进行推进。”宣桥镇城管中队中队长朱炜说。

在拆除了河道两侧约9000平方米的无证经营仓储用房后,推进小组随即约谈了两港装饰城陶瓷仓储区16号无证彩钢仓库业主,给足其30天时间进行物资、设备、器材的搬离。

5月18日起,推进工作小组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按照由西往东的顺序,对16号至8号约6万多平方米的陶瓷仓库逐一进行拆除。

7月17日,宣桥镇启动第三轮拆违,组织360余人冒着高温酷暑,对带有展示厅的7至1号陶瓷经营仓库进行拆除,一周时间内拆除违建约5万平方米。

迎难而上“敲山震虎”

“由于体量大、成因复杂、涉及经营业主众多,两港装饰城内的违法建筑一直是宣桥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的老大难问题。”肖卫忠说。大约从2006年起,两港装饰城陆续在河道边建起了彩钢棚、陶瓷仓库,出租给商家赚取租金,到2008年左右违建“盘踞”成群。

3月中旬,宣桥镇在两港装饰城张贴《环境综合整治公告》,有业主不屑地表示:“九星市场要拆说了8年才拆掉,我们这市场三四个月内拆完,说笑话吧。”

城管队员上门进行排查摸底时,常常吃“闭门羹”,并且市场里也未见有商户搬离的迹象,有的商户甚至还在进货入库。对此,推进工作小组组长李建东在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上指出:“一定要让商户看到我们的决心。”

河道边的28幢彩钢棚被快速“清除”后,部分业主的心态开始有所转变。

但在第二轮拆违工作中,16号仓库部分业主虽口头答应于5月20日前搬离,实则仍保持“观望”态度,出库缓慢。在发现按照规定时间清空搬离无望的情况下,推进工作小组毅然决定“敲山震虎”,将拆违时间提前两天。

随后,城管中队联系拆房公司技术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果断对仓库进行揭顶作业,促使商户加快出库节奏。在货物基本搬离的前提下,工程机械进场作业,近2万平方米的仓库被夷为平地。

运筹帷幄“有备而战”

用4个月的时间,就拆除了10多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在肖卫忠看来,能打下这场整治违建体量大、涉及商户多、整治时间紧的“硬仗”,关键在于准备充分、计划合理、方法科学,做到“每一步踩着节点走”。

前期,宣桥镇精心制定了整治方案计划,并采取走访、约谈、现场丈量等方法,在整治前摸清4个底数,包括两港管理层的认识和配合程度、经营业主的想法顾虑和困难、每个仓库库存量和搬运清空时间、所有拆除建筑物的面积。

为顺利推进整治工作,城管中队队员逐户上门,将350多张《整治告知书》下发到各商户,并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所想、所求、所盼。

3月起,宣桥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对所有经营仓库联合检查。组织人员现场值守,采取“只出不进”的方法,督促业主逐步搬运清空库存,为实施拆违工作扫清障碍。

“做最充分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这是李建东在推进拆违工作中坚持的原则。

在5月18日开始的第二轮拆违期间,50余名业主阻挠施工作业,工作小组立即启动预案,组织力量和业主代表现场会谈,坚决否定了“不拆”“缓拆”的要求,但对租期租金、搬迁损失等问题,要求两港装饰城管理方现场予以表态,并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每一次拆违的推进,业主们心里经历了从拆不拆,到能不能拆,再到啥时候拆的变化,而我们的底气也越来越足。”肖卫忠说。

据透露,两港装饰城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后,将“还地于民”,宣桥镇计划对拆违后的土地进行置绿等规划设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