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昨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透露,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自去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约1700万人次,日均4万多人次,最高日超过11万人次。“十三五”期间则将致力把度假区打造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地之一”。
成为重要旅游文化功能区
“开放一年来,度假区先后经受住了五一、暑假、汛期、十一、春节、元旦、寒假、清明等重要节点安全管理和大客流考验,实现了总体安全平稳有序运行,交通、设施、环境和服务得到社会好评和游客认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国平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各方磨合、加强协作和不断优化完善,乐园和度假区已从运营之初的调适期,逐步过渡到运营常态化阶段。
总的来看,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吸引游客数、经营效益,以及区域管理和服务配套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果。迪士尼管理公司不断优化适应本地游客特点的经营策略,推出多种类型的季度票、在传统节日开展庆祝活动、增加中国文化元素、调整停车场及商品销售价格等。
申迪集团在核心区打造生态园、香草园、大通音乐谷等休闲度假设施,策划一系列节庆活动,营造了核心区整体的优美环境和游乐氛围。申迪与英国唯泰公司共建的奕欧来购物村也日益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购物新天地。
徐国平说,迪士尼带动效应初显,对全市的旅游产业,包括景点、酒店、餐饮、游客量等方面拉动明显,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城市旅游功能,提升了上海旅游服务能力和上海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了上海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依托迪士尼乐园品牌影响力和区域的功能完善,度假区也从无到有,成为上海重要的旅游文化功能区域,助推上海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重点推进三大片区开发
为更好地谋划度假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蓝图,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组织编制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十三五”规划》日前出炉。
度假区在“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品牌塑造、功能集聚为主线,努力推进园区高品质运营、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和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区域联动发展,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上海重要的市民休闲度假首选地之一、科技含量高和创新互动强的智慧体验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地标。
目标设定上,在“十三五”开局年乐园成功开园基础上,“十三五”中期,即到2018年,核心区过渡性开发地块、北片区和西片区开发要初现成效。“十三五”期末,区域开发功能形象将进一步显现,建成和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迪士尼乐园,形成产业集聚、创新活跃的文化娱乐新地标,初步构建环境优越、功能齐全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当前已处于“十三五”中期,按照“一核五片”(核心区过渡性地块、北片区、西片区、南一片区、南二片区、东片区)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北片区、西片区和核心区过渡性地块开发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北片区定位为城市生态休闲区,拟打造临近中心城和迪士尼乐园的绿色度假休闲目的地,将加快精品酒店、度假酒店的开发建设和品牌招商,以有效回应度假区开园后多样化的休闲度假需求,提供城市生态旅游服务。目前北片区的前期工作较为充分,会尽快进入实质性开发程序,将成为打响度假区发展功能区开发的“第一枪”。
西片区则定位为生态保育旅游区,以横沔老街被市政府列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契机,打造以水乡郊野景观为基底,以横沔风貌区为核心,集生态保育、古镇休闲、文化体验、生态人居、郊野游憩等于一体的生态间隔带先行示范区,与迪士尼乐园形成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格局。目前西片区正在抓紧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明确开发方案后即可启动。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李贵荣表示,度假区五个片区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不一,将分类施策,区域发展将坚持空间统筹、分类指导、分片开发。同时,度假区紧邻上海中心城、是浦东中部重要组成部分,将结合上海2040总体规划和浦东总体规划,考虑对全市和长三角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对度假区及周边区域开展定位研究,明确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各功能区域深度融合、互补共赢、协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