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从机关到基层,浦东迅速在全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并成立了从专家学者到基层干部的5支宣讲队伍,力求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播撒至浦东的每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多月来全区已开展900多场各类宣讲活动,覆盖约10万人次。
将十九大精神带进基层
11月30日下午,花木街道组织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刚结束,5名社区工作者就“抓住”讲师李国弟“问长问短”。“十九大精神如何联系实际?如何提高基层群众工作的本领?”浦东各界代表宣讲团成员之一的李国弟一一耐心回答。在基层工作了40年,李国弟对群众工作感触特别深。他说:“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对居民群众有深刻的感情,对待工作要有夏天般的热情。”
学习好、宣传好、研究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主题。浦东人早早行动起来,在十九大召开之前,一支由19名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务实创新的实干家组成的浦东“砥砺奋进——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团”正式成立。11月下旬开始,浦东以菜单配送形式,在区级机关和街镇层面组织宣讲团集中宣讲。
宣讲队伍中,许多老同志、老“宣讲”都加入其中,他们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工作、融入浦东实际。比如见证过浦东开发开放历程的闻继宁教授,在给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宣讲时说,浦东的发展须臾不能与改革开放相分割,要坚持以民为本,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浦东要有创造性落实。大家纷纷表示,要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精气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当前履行工作职责的各个具体行动上来,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做出新的、更大的业绩。
线上宣讲拓展覆盖面
如何利用线上平台,让更多人随时随地能了解到十九大精神?浦东成立的十九大精神网络宣讲团包括16名成员,主要来自新区各相关委办局、街镇、企事业单位。这其中既有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人员,也有企业老总、网络大V、网络志愿者等体制外人员,他们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召开之后,部分网络宣讲团成员都会不定期在“锦绣路上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心得体会,有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有解读新时代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每篇文章都能引起网友的共鸣。
“作为身处浦东改革开放前沿的注册官,一定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技能、改进行政服务方式,优化浦东广大市场主体的营商环境。”……从人民大会堂回来,十九大代表、区市场监管局徐敏久久不能平静,隔了1个月,在“锦绣路上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洋洋洒洒写下感触,还引来了网友的热议:学习十九大精神,从现场感受开始;把民心上达,把民情上表,把民愿上诉,把人民渴望环境美好、生活安定、政治清明幸福的心声大声说出来;诉心传念呈民愿,议政建言系民心。
丰富活动纷纷落地
近日,十九大代表陈维、全国劳模张翼飞、全国自强模范金婉齐聚沪东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领誓人。来自沪东中华造船厂、驻沪部队以及街道的党员们在这里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言响彻整个红色礼堂。宣誓前,党员们列队整齐,精神抖擞,在综合接待区的仪容镜前正衣冠,并在注有活动主题的电子签名簿上签名。
浦东党建服务中心在升级红色阵地、统筹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向全区党组织党员发出“红色召集令。截至目前,浦东新区55名领誓人共领誓400余次,参加党员近2万人。参加誓词教育活动的党员说,重温誓词时自己非常感动,时刻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在十九大召开之后,浦东利用党建中心、金领驿站等各种阵地载体,以各种形式的活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比如临港地区是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积极把科技、党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在一起。南汇新城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与上海交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共同推出了兼具党建特色、新兴科技、医疗服务的区域化党建品牌项目“智能健康小屋”,并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各居村党建服务站点,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智能健康检测服务,大大缓解了“面对面”就医的不便。
又如花木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在党群之家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开放式党日活动,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献上一支舞蹈、唱上一段快板、朗诵一首诗歌、重温一次誓词、送上一套材料、听取一堂党课,以“六个一”内容拓展活动形式,以多样化的现场表现,深化党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