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创新履职——2017年浦东新区政协工作综述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0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浦东新区政协事业发展传承接力,六届政协的起步之年。

一年来,浦东新区政协在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把政协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务实作风,把政协工作融入区委全局工作谋划推进;始终坚持创新思维,探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始终坚持委员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和释放委员履职热情。

一年来,新区政协立案提案226件,编发社情民意信息320期,市政协采用57篇,市领导批示2篇,全国政协采用6篇;委员近1000人(次)通过多种方式在政协组织的80余次活动中积极建言献策;提交调研报告13篇,专报16期,下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15次。微信公众号创办5个多月来累计阅读量过万,政协网站改版5个多月来点击量已逾30万。

务实 彰显担当

这一年,新区政协全面完成了年度协商计划。20多项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议政活动,8名区政府领导先后11次来政协通报相关工作,并与委员互动交流。新区政协积极有序开展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全面完成年度协商计划。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组织委员深入企业,开展“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题协商,着重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议。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组织委员开展加快海外高端人才集聚、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等视察调研活动,开展“全力推进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专题协商,就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最美营商环境等积极建言。围绕“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从四个中心之间的联动发展、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谋划航空制造业整体布局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围绕“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主题,组织开展座谈研讨、调研视察等活动,提出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树立底线思维等意见建议。

这一年,新区政协切实加强了提案工作。完成9件重点督办提案,8家主、会办25件以上提案承办单位的民主评议,226件立案提案,提案工作扎实有效。着力把好提案质量关。对提案审查流程进行再造和细化,为提案质量的提高把好关口,提供机制保障;着力彰显协商特色。注重办前协商、办中协商、办后协商。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提案征集协商,走访重点提案承办单位,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有关承办单位对委员提出的诉求建议持续跟踪;着力通过加强监督推动提案办理。开展评议监督,扩大评议范围,优化评议方式。

这一年,新区政协务实开展了课题调研。深入一线,对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研。就科技企业成长、防控金融风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品牌建设、海外高端人才集聚等主题开展调研,对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探索经营主体发展新模式、发展浦东体育产业、创新完善基层法治建设载体、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增强群众获得感等内容建言献计。

创新 释放活力

这一年,新区政协深入推进了民主评议工作。首次按照区委要求同时推进对城乡中小河道治理、土地例行督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3个主题的民主评议,重点是检查各相关单位对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和有效落实情况,更加突出问题导向。首次成立主席班子全体成员参加的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参加的民主评议动员大会,更加突出组织领导。首次由区政府办和区政协办联合下发评议方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形成的多份专报上批示,并明确要求相关部门敦促有关问题的采纳、落实,形成“监督闭环”,更加突出评议实效。

这一年,新区政协创新探索了视察监督。落实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探索以实地暗访为主要形式、以中央环保督察重点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视察监督。注重坚持区委领导,视察监督方案经区委同意后推进,充分体现了区委领导下民主监督的本质要求。注重与区政府的充分协商,视察监督方案从主题、内容到具体方式,都与区政府多次沟通、协调一致,体现了协商式监督的本质特征。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视察由各相关专委会精心组织,132名委员自主报名,视察准备期间,3个暗访组15次深入6镇近150家企业明察暗访,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直面问题,直指“关而不停”“厂中厂”等7种现象,并提出监督改进建议,体现“敢监督、真监督、善监督”,相关镇和部门作积极回应,较好体现了民主监督的实效。

这一年,新区政协积极拓展了委员进社区工作。着重体现界别主体。注重发挥委员的专业优势、凸显政协的平台优势、彰显界别联动的组织优势,引导界别组团式进社区,结合区委“家门口”服务工作部署,服务基层群众,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着重体现需求导向。根据社区的需求清单,确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各界别可组织委员到社区,社区也可邀请多个界别开展活动,在文艺、社会科学等界别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将适时推广到全部界别。

团结 感受温度

这一年,新区政协强化与党派团体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召开党派负责人座谈会,走**主党派、工商联等形式,不断深化与党派团体的联系。高度重视以党派团体名义提出的大会发言、提案和社情民意等,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完善界别活动召集人制度,健全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工作机制,为开展界别活动提供有力支撑。重视与港澳委员的联络沟通。

这一年,新区政协搭建了联情联谊的桥梁。举办“画出最大同心圆”各界人士中秋联谊会,委员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其乐融融,展现了奋发昂扬的激情,体现了民主团结的力量。认真组织“不忘初心,各界人士迎十九大书画展”和各类专题讲座、艺术欣赏等活动,丰富委员文化生活,增强政协组织凝聚力。完成政协之友社换届工作,支持之友社发挥优势、开展工作。同时,发挥政协文史资源优势,认真开展《浦东记忆(方言卷)》等图书的编撰工作。

筑基 提升能力

这一年,新区政协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以政协章程为依据,覆盖会议组织、履职载体、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强化委员履职管理。研究制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进一步凝聚思想、达成共识。健全委员联系制度。制定《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的办法》,增强委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打造委员培训常态化机制。制定《委员学习培训办法》。组织委员赴北戴河、区委党校培训学习。

这一年,新区政协建立健全了建言机制。改进协商议题提出机制,探索年度协商计划在区政协办和区政府办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充分酝酿,由区政府和区政协联席会议商议后报区委同意的工作机制,协商计划的讨论更充分、内容更完善、程序更规范。改进“小全会”协商建言机制,首次在年中“小全会”期间安排委员分组讨论,变以往“只听不议”为“又听又议”,增强了建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体现了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作用。改进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议政发言机制,进一步强化专委会、界别、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协调作用。

这一年,新区政协继续强化了队伍建设。强化思想建设,通过常委会、专委会、界别等多层次开展教育学习,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作风建设,引导委员切实履职尽责,引导干部严格遵规守纪。强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