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心声办实事 化解“急难愁”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8

曹路:努力解决企业痛点难点

日前,曹路镇大调研启动,镇领导将走进镇内1000余家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需求与期盼,并现场给予针对性的答复。“通过大调研,我们走进企业,对企业发展存在的难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曹路镇党委书记吕东胜说。

1月22日,吕东胜带领调研队伍走进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在实地走访中,听到了来自企业的求助声,包括要求解决公司周边道路拥堵及违法停车问题、员工住房和厂房面积不足等问题。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党工办党委书记童立卫提出,地铁9号线延伸后,给企业员工与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但随之也出现了地铁口违章停车增多的现象,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他表示,道路拥堵对公司运输物流的影响非常大,希望镇有关部门能加强道路管理,保障出行安全与秩序。同时,针对后续道路规划,他提出能否及时结合企业需求,再进行相关方案的实施。

此外,随着公司项目与业务的扩大,公司用地非常紧张。童立卫介绍,延锋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内饰、模具装备等多个厂房。现有厂房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导致公司的发展受限。因此,厂房扩建问题迫在眉睫,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用地进行扩建。

针对延锋提出的问题与需求,调研队伍现场给予答复。

曹路城管中队教导员张贵喜说,接下来,城管中队会联合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强高峰时段对易拥堵区域的执法保障,加强联勤联动。同时,在现有人力的条件下,尽可能增派人员驻守,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保障企业的运输安全与高效。

吕东胜则表示,除了加强现场管理力量的配备外,还会协调建交委、规建部等,查阅该路段的道路规划,就该路段后续是否扩容、何时启动、如何实施等问题予以研究,后续将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而对于企业提出的厂房扩建问题,吕东胜表示,尽管现阶段曹路没有新增规划用地,但仍将尽力从存量用地中协调用地,并由镇投资公司负责协调租金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并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海浦东新区曹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卫永平说,接下来将尽快协调资源,尽早解决延锋的厂房扩建问题。

另外,针对延锋提出的劳动力住房问题,调研小组也作出了回应。吕东胜表示,企业员工住房成本增加在当前已经成为共性问题,在调研结束后,会把这类共性问题梳理汇总,并研究解决方案。除了考虑在镇层面寻找解决办法,也会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公司提出的难题与需求,当场得到答复,延锋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非常满意。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厂长赵振飞说,通过此次调研,能感受到曹路镇政府十分关心公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大调研工作初期,曹路镇调研队伍除了进企业外,还将进入村居、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吕东胜说:“我们会急企业、员工、百姓所急,尽最大力量解决大家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

老港:25项问题清单聚民意

近阶段,老港镇党委书记徐纪明、镇长姚建安带队调研小组,走进多个居民区,面对面听取基层“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真实心声。老港镇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形成25个问题清单,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措施清单,涵盖养老、文化、交通、安全等多方面。

问题清单中,宏港苑居委、滨海居委都提出了睦邻互助点的发展需求,社区内老年居民对睦邻互助点的期盼值越来越高。对此,镇社建办将牵头各居委,在社区内进行进一步排摸,在有意向、有条件的居民家中多点设置,或租借门面房作为活动场所。

“今年老港镇将加大相关投入,以加强睦邻互助点建设为载体,不断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养老新模式。”徐纪明说,“希望通过睦邻点量的扩增,能实现服务群众范围广度上的提高,切实满足老港为老服务工作的现实所需。”

而对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问题,包括增设公厕、添置电瓶车充电桩、高层景观灯管理、小区绿化景观道养护等,调研小组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回复。

徐纪明表示,接下来,将明确各职能部门做好工作对接,近期安排现场查看、设计出台相关方案等。同时,以“缤纷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老港的微更新、微改造,营造开放、活力、共享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

除此之外,问题清单中还有部分来自老港中学、老港小学等学校的需求。其中,各学校在上学、放学高峰期间的交通拥堵及学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徐纪明说,之后将增派平安志愿者,协助高峰时间校门口秩序的维护,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商讨学校周边绕行方案,这将在新学期开学伊始试行。

徐纪明表示,今后,要继续深入开展大调研工作,重视民生,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多做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浦兴:问需于民 即知即改

引发居民矛盾的遮阳棚,将进行标准化改造,既美化环境又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居委无力帮扶的困难家庭,由街道专门制定救助计划……在浦兴路街道近日开展的大调研中,一些居民的急难愁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让居民感受到了“大调研不是走过场”。

浦兴凌二居民区是一个居民以本地农民为主的动迁房小区,部分居民还保留着在宅前屋后冬晒太阳、夏夜乘凉的习惯。小区中心区域是一大块空地,于是有些居民在此自发搭建了遮阳棚。就是这个遮阳棚,引发了居民之间的矛盾。

遮阳棚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但与周边环境却不太协调,而且居民认为是自行搭建,居委会无权管理。久而久之,环境的脏、乱、差引起了其他居民的不满,并多次进行投诉。凌二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屡次协调,但始终面临两难:拆了遮阳棚,居民少了一处休闲之所;不拆,又着实影响整体环境。

浦兴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陆咏昀在到居民区进行大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即作出回应:请有关部门对此处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增设绿化景观设施,既美化环境,保证小区风貌的完整统一,又提供标准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切实满足居民需求。据悉,此项目已列入街道的2018年计划中。

无独有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锦海在到凌三居民区调研时,了解到一户特殊的家庭,并为这户家庭解决了救助难题。据介绍,这户家庭一家5口人居住在小两室的房子里,兄弟俩均患有严重疾病,长年需要服药,母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仅靠老人的退休金艰难维系生活。居委会虽知这户家庭的情况,但因帮困压力太大,无力解决。

了解这户家庭的情况后,黄锦海当场将问题交给街道服务办,要求由服务办分别研究每名家庭成员的困难情况,根据相关政策,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救助计划,并与居民区保持沟通,及时了解该户家庭的动态。

    据了解,在街道调研中,还有居民提出在公交车站搭建雨棚、增加小区绿化等建议。对此,浦兴路街道后续将积极协调,寻求解决方案,加快民生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