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272所中小学向居民开放体育设施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33

走出家门,步行30分钟内就能免费使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这样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在浦东已“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从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获悉,目前新区共有272所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其中公办学校开放比例占全区公办学校的97.4%。作为“上海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优秀区”,浦东正在打造“浦东15分钟体育生活圈”。

学校打开大门 破解居民“运动难”

家住万科金色雅筑小区的岑先生,每周末都和女儿有个运动“约会”。如果天气晴朗,他会带女儿去小区对面的林苑小学塑胶跑道上跑步,偶尔还会打排球、踢足球。岑先生热爱跑步,经常参加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赛,5年前他开始带着女儿一起跑,11岁的女儿也被培养成了小跑友。“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前,我和女儿只能在小区里跑,小区的步道路况复杂,还常常会影响居民走路。现在可好了,我们从家里出发跑到林苑小学只需3分钟,路上就算热个身,到了学校正好锻炼。”

万科金色雅筑位于东明路街道,在那里,像岑先生父女这样热爱运动的居民还有不少。东明路街道社区综合事务办主任唐谢芬告诉记者,3年前街道就与辖区内7所中小学签订了《学校资源开放管理协议》,8个校区向社区居民敞开大门,居民办理“体锻卡”后可免费入校锻炼。这一做法得到了居民的热情响应,目前已有两万余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学校的体锻资源。

社区多方助力 学校“开门”放心多了

学校的大门敞开了,可一个个难题摆在了校方面前:居民在校内运动时意外受伤怎么办?居民运动时出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怎么办?居民随意出入教学楼,破坏教学设施怎么办?……东明路街道和7所学校通过互相支持、通力合作,找到了一个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东明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何祖菊介绍,街道将8个校区分为8大片区,与辖属的37个居委相对应,同时成立了“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领导小组。经过协商,街道和学校双方明确各校区的开放时间、开放范围,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学校向社区开放管理制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入校锻炼须知”等相关制度。

此外,街道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校区开放体锻设施的时段,都有两名志愿者入校配合安保人员执勤。而一支由街道骑游队队员组建的志愿服务督导队,还会不定时、不定点地在各校区巡查,对志愿者的上岗等服务情况进行考核,并向街道反馈巡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获得了社区的鼎力支持,有了居民志愿者的尽心服务,7所学校放心地敞开了大门。林苑小学相关负责人陆志英老师说,该校开放的场地有多处,由街道委派的志愿者总会准时到岗负责签到,并引导居民文明、有序、安全地使用开放资源。同时,学校也完善了开放安全制度,配足配齐学校管理人员参与开放服务工作。“对居民开放至今,校内没有出现过因开放体育设施造成的安全事故。”她说。

林苑小学附近的三林东校,每年吸引约10万人次居民到校内锻炼。校长张铭介绍,为维持锻炼秩序,学校在室外运动场地和教学楼之间拉起了铁丝网,并专门为锻炼的居民开了一扇小门。每到体锻时间,志愿者会去保安处取钥匙,负责开门锁门和维持秩序。“有了细致规范的管理制度,有了热情负责的志愿者,学校敞开大门放心多了。”张铭说。

修订实施意见 设施开放将有区级规范

东明路街道居民享受到的这一体锻“福利”,只是浦东36个街镇的一个缩影。进入21世纪后,新区政府先后4次发文,不断细化优化管理办法,促使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规范有序。在各方努力下,浦东新区在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被评为“上海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优秀区”。

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浦东中小学校共有336所,其中公办中小学272所(含7所中职校),民办学校64所。目前,全区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共272所,其中公办学校265所(7所因新开办或校舍维修等原因暂未开放),开放学校数量占公办学校总量的97.4%,此外还有7所民办学校将体育资源向社区开放。

记者获悉,新区教育(体育)局正对《浦东新区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修订,其中将对学校开放的范围和内容进行规定,在全区层面对学校对外开放时间做统一规范,并明确室外场地免费开放,部分室内场地适当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