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家“首店”落户浦东——中国内地首家以GUNPLA(高达塑料拼装模型)为主题的官方旗舰店THE GUNDAM BASE SHANGHAI(高达基地上海)登陆正大广场。
据第三方机构中商数据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共有226家“首店”进入上海,占全国比重近50%,其中13家位于浦东。今年“首店”热度只增不减,仅上半年入驻上海的“首店”品牌就有256家,其中浦东再次吸引“首店”25家。一连串亮眼的数字,显示出上海正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大步迈进,也显示了浦东不断提升消费平台能级,打造“全球时尚新高地”名片的决心。
知名品牌的集聚地
所谓“首店”,是指在行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
记者对“首店”名单进行梳理时看到,进驻浦东的25家“首店”中,餐饮类“首店”12家,休闲类“首店”3家,零售类“首店”10家。其中,正大广场、盒马鲜生上海湾店等成为浦东吸纳“首店”的商业地标。
据统计,上海的国际高端知名品牌聚集度超过90%,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达54.4%,“虹吸效应”使更多的品牌纷纷选择上海作为进入中国的首站。而浦东作为上海人气和商业的重要的聚集地之一,成为了大批知名品牌的首选。
以本月22日即将开业的LCM置汇旭辉广场为例,这里除了引入全球首个小猪佩奇室内主题乐园外,广场20%的店都是引入的“首店”。
另有一批知名品牌“首店”也已确定将陆续登陆浦东,如法国顶级百货老佛爷上海“首店”将在陆家嘴中心L+Mall落地、世界500强零售企业Costco中国大陆“首店”也选址康桥。
商业氛围愈加浓郁的浦东不仅留住了“首店”,还吸引了不少品牌在此“首秀”。目前,浦东已经形成了以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海船厂1862、东方明珠广场等地标为载体的新品发布平台,国际知名品牌纷纷选择到这里举办新品发布会。今年3月,国际时尚品牌Dior的春夏高级定制发布会第一次走出欧洲,来到浦东。在打造“上海购物”品牌的过程中,浦东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新业态的“试验田”
潮酷的火车造型、自由的购物过程、贴心的线上BA机器人……今年亮相正大广场的国内首家美妆无人快闪店——玛丽黛佳TO GO色彩穿梭机让90后“购物达人”金斌丹印象尤为深刻。去年,她参加市商务委主办的购物达人赛并一举拿下冠军。
“常见的彩妆店,一进店就会有导购上前推荐商品,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玛丽黛佳以无人美妆店的形式让消费者在选购时更舒心。”金斌丹说。
像玛丽黛佳无人快闪店这样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首店”在浦东并不少见。不断优化的商业业态布局、不断创新的消费体验模式和活跃的消费者群体是各品牌选择将浦东作为其试水新业态区域的理由。
今年以来,不少品牌都选择浦东作为他们发展新业态的起点。上海首家苏宁易购零售云门店落地周浦,它采用“合伙人制”的联合运营,面向三至六级市场开展加盟店业务;京东首个线下体验店选址森兰商都,该门店将依托上海自贸区“店仓一体”的独特优势,打造一个“摸得到的京东”;高端合资汽车品牌LYNK&CO将上海首家线下销售及体验渠道“领克空间”落户尚悦湾广场,引领广大消费者体验用车生活新方式。
此外,浦东在生鲜新零售领域的“试验田”功能尤为突出。近两年,全国首家盒马鲜生落户选址金桥国际商业广场、沪上首家上蔬永辉生鲜超市选址浦东尚博路、超级物种上海旗舰店也在浦东落户……
打造城市消费名片
为最大程度吸引人气,“首店”一般选址在热点新开业购物中心、知名成熟购物中心或者市中心核心商业街。在金斌丹的印象里,十年前上海的商圈集中在黄浦区、静安区等中心城区。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地铁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商圈分布开始由中心城区向外辐射,不少品牌选择了浦东,选址也从最初的陆家嘴核心商圈渐渐向外围扩散。
《浦东新区率先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浦东将建设一批地标性购物商圈,包括打造陆家嘴商圈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商圈、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商圈成为高端旅游度假特色商圈、打造世博前滩商圈成为跨界融合的特色商圈。
目前,上述3大商圈内的“首店”、旗舰店共有130多家。其中,作为浦东代表性的市级商圈,陆家嘴商圈2017年零售额160亿元,在全市商圈中排名第一。商圈内的第一八佰伴在全市百货公司中销售额排名第一,国金中心在全市购物中心中销售额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国金中心中15%的品牌为“中国首店”,40%的品牌为“上海首店”。
此外,围绕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世界时尚之都,打造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的要求,浦东将通过聚焦国际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创新消费4个重点领域,围绕建设一批地标性购物商圈等5个一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实现浦东商品销售总额4.5万亿元的目标。
扎堆进入浦东的“首店”、旗舰店、集成店、买手店等,正在助力浦东打造高端商品集散地、时尚新品首发地、最佳购物体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