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年内全面启动二次供水改造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23

近日,记者从新区环保市容局了解到,新区计划年内全面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以逐步实现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由供水企业管水到表。

逐步实现移交接管

去年3月26日,市政府召开继续推进本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到2020年完成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逐步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本次浦东新区纳入市考核范围内的改造区域为威立雅自来水供水服务范围,涉及新区21个街镇。

所谓“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的一种供水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原则上不改变原供水方式,改造设施包括储水设备(水箱、水池)、加压设备(水泵)、楼宇管道及阀门、水表等。

据悉,近年来上海的二次供水已进行了一轮改造。目前为止,全市已完成12个区近6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其中,浦东新区完成605万平方米改造量,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反响,但已改造的面积仅占需改造住房总面积近2亿平方米的1/3左右。目前市政府已确定,自2014年起,每年再安排20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任务,并逐步实施供水企业“管水到表”。

据介绍,本轮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由供水企业管水到表。通过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得居民住宅水质与出厂水水质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同时,消除由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产生的供水问题,因管理体制分割而引起的管理责任不清晰、服务不到位等现象。

居民无需自费

记者了解到,目前,由于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产权为小区业主共有,因此,供水企业一般只管理到小区街坊,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管理职责由物业公司承担。

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后,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管养机制的实施意见》,供水企业负责的管养工作包括水池(箱)、水泵、管道、水表、阀门等设施的日常维护与更新改造。业委会委托的物业企业主要负责居民住宅小区供水水泵的日常操作,对二次供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日常巡视以及对供水管道漏水等突发事件实施前期应急处置等。管养机制调整期间,供水企业未接管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原管养责任和经费渠道不变。

根据相关政策,本轮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资金按“市级补贴,居民补充,区级补足”的原则落实。而浦东新区政府针对二次供水改造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很大,改造范围内项目资金由市、区、镇财力统筹落实,水表费用由供水企业负责筹集。这也意味着,新区居民无需掏钱,就能受益于改造。

记者了解到,新区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制定《浦东新区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实施方案》《浦东新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管理实施细则》,为下阶段实施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进一步核实待改造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现状,对两会提案、居民反映强烈、居民改造意见统一的小区优先纳入2015年改造计划。

水表立管外移后更便利

二次供水改造完成后,社区居民除了可享受到更好的饮水水质,还可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如,通过二次供水改造,外移立管和水表后,一旦居民家中无人时发生用水器具漏水,专业人员无需进入居民家中即可关闭水源。

水表和立管外移后,一方面,将大大提高供水企业抄表员的水表抄见率,减少因抄表员估表或居民自抄错误带来的水费结算纠纷;另一方面,外移后,今后一旦需要进行维修养护,施工人员可以随时进行操作,居民不需要特意在家等候,将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并且,由于原来的立管在居民家里,维修或更换时,往往需要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共同配合,这对没有受到损坏影响的居民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外移后则可避免此类情况。

总而言之,抄表、更换、维修这些工作将无需进入居民家中便可实施,有助于保护居家隐私,提升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