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浦东吹响了新时代再起宏图、再创传奇的冲锋号。7月12日举行的浦东新区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中,如何不负中央、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殷殷期盼,贯彻落实好《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继续勇当标杆、敢为闯将,成为区委委员、区委候补委员和列席同志们的热议重点。
为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区委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浦东工作的主线,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十一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全力推动市委、市政府《若干意见》落地见效,全力推进“四高”战略向纵深发展,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标杆。
与会同志们感到既振奋又责任重大。区委委员林本初说,新时代新起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浦东期望之高前所未有,浦东的一些工作、推出的政策举措也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知识产权部门将全力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按照全会要求,勇当知识产权标杆,为“7年再造一个新浦东”贡献力量。
区委委员辛雅琴说,浦东在“正青春”的时候再出发,作为产业部门感到兴奋、振奋、激奋,我们要“拿出敢跟全球顶尖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坚决贯彻落实好《若干意见》相关任务,做到项目细化、责任落实,同时继续做好战略招商、精准招商、安商稳商工作。
区委委员马嘉楠表示,对照《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浦东要分析好当前形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趁势而上、逆势飞扬。财政部门将保障好浦东改革举措的推进,落实好减税降费,守好“钱袋子”,保障浦东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区委委员张龙建议,围绕“7年再造一个新浦东”的目标,应研究制定出台激发全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的政策举措,特别是吸引人才、鼓励创新方面有更大突破;进一步提高浦东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升本地农产品的供给比例。
区委委员范金成认为,浦东聚焦“六大硬核产业”,要注意处理“硬核”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多元主体的关系。此外,针对来浦东的年轻人才生活成本较高的问题,建议多探索将农村地区闲置房做成人才公寓等模式,降低人才生活成本、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重点区域主动担当做出更大贡献
全会提出,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浦东的重点区域都要主动担起更重的责任,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地、发展主战场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蓬勃发展态势。
区委委员袁涛说,国家、上海交予浦东许多重大任务,张江面临极大发展机遇,要把握机遇、明确责任,推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还要牢牢把握科创中心建设集中度和显示度这一主线,进一步在开发建设、产业发展、科创生态上进行体现。
区委委员杨晔表示,金桥将继续聚焦制度创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去年探索离岸贸易境内结算取得成效,接下来计划推进转口贸易,推动特殊监管区以外的保税维修业务,围绕5G也在布局产业园区,目前正进行一系列招商。
区委委员刘宏表示,将全面学习、梳理《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坚定产业发展为主导,注重以国际贸易为核心,吸引运营型国际总部集聚到外高桥,同时在制度创新、功能突破上继续下功夫。
区委委员吴晓华表示,对标《若干意见》各项任务,结合临港的转型升级,将注重加快产出、项目储备,打造好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千亿级的新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千亿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集群打造高端集成电路产业园,并将继续在其他产业做深做强,为全区做贡献。
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会强调,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加快构建大民生格局,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市民共享浦东开发开放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委委员王晓杰说,下半年,将聚焦提升浦东交通体系便捷度,促进轨道交通网和地面公交网衔接融合。在建设上要对标更高标准,提升组织建设的管理能力,在建设质量上下功夫,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更快做到还路于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区委委员张立新说,浦东城管执法部门执法已不是传统的执法,而是把土地、规划等都整合了进来,因此正在探索将多支分属不同部门的管理队伍整合成一支,集中执法资源以提高管理效率。此外,还在积极对接城运中心、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建立智能化的发现机制,真正发挥好综合执法的优势。
区委委员周秀华认为,做好高标准城区建设,“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要因地制宜,从需求导向出发。比如上班族去“家门口”服务站很少,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家门口”提供的服务,而是办事时间无法匹配。针对这一痛点,金桥探索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了软件,试点3台24小时自助服务机,把医保等办事功能放进去,这样居民随时可以通过服务机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