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浦东开一家便利店要办5张证,现在只要一张综合许可证,办理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浦东为企业办事便利化再推“大礼包”。昨天上午,浦东召开“一业一证”改革发布会暨首批颁证仪式,首创性提出把一个行业准入在“政府侧”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企业侧”的“一张许可证”,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难点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翁祖亮颁发首批行业综合许可证,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春华介绍《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的决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姬兆亮介绍“一业一证”改革总体情况。
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
“一业一证”改革是浦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浦东在“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的重大改革举措,目标是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努力从根本上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
此次推出的“一业一证”改革,创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探索”:
探索“六个一”的流程再造,即实现“一帽牵头”,一个行业由一个部门牵头建立“放管服”高效协同机制;实现“一键导航”,重构审批事项指引方式,实现进入导引从“模糊查找”转变为“个性定制”;实现“一单告知”,对审批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形成一张准确、清晰、易懂的告知单;实现“一表申请”,将多张申请表合并集成为一张申请表,系统申请材料中抓取数据自动填写;实现“一标核准”,梳理整合一个行业涉及的多个审批环节,变“串联”为“并联”;实现“一证准营”,把一个行业准入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探索两个维度的“照后减证”。一方面在一个部门内部减证,即对一个部门内同一行业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优化合并为一个审批事项;另一方面在多个部门之间减证,对一个行业准营涉及到的多个部门许可证“归并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探索以改革授权为基础的法治保障。按照法治先行、于法有据的原则,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市人大改革授权,于7月29日出台了《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的决定》。同时,区政府设立行政审批局,面向企业一口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
企业办事跑出“浦东速度”
“一业一证”改革首批选取10个行业试点,包括便利店、体育健身场馆、宾馆、饭店、小餐饮、现制现售小商铺、烘培店/面包房、咖啡店/茶馆、酒吧、药店。通过“流程再造”,改革预期成效将实现平均每个行业审批事项压减76%,审批时限压减88%,申请材料压减67%,填表要素压减60%。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行政审批局局长、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举例说,在改革前,开设一家便利店要填9张表格,有313项填表要素,递交53份材料,如今企业只要填一张申请表,填表要素缩减到98项,材料缩减到10份。在简化材料的同时,在企业办事流程设计上更讲究便利化,在“一网通办”页面,区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企业需求设计了“一业一证”申请流程,把原来简单堆砌、千篇一律的事项清单和审批要素拆分到最小颗粒,通过智能问答,按照“千企千面”的企业特征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定制化告知单、申请表和材料清单。区企业服务中心内已设置“一业一证”综合受理窗口,窗口收取材料后将同时推送给各个部门办理。
会上,来自便利店、宾馆、体育健身场馆行业的苏宁小店、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一兆韦德3家企业拿到了各自行业的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通过试点,改革成效已让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苏宁易购华东二区执行副总裁、上海苏宁小店总经理徐海澜表示,改革前,我们每开设一家苏宁小店,都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5张许可证。过程中,需要准备5套申请材料,往返各个部门及窗口递交材料。现在,只需准备一套申请材料,登录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一业一证”模块进行网上申请,没过几天就会收到短信通知,告知许可证审批完成,可以领取综合许可证了。这样操作大大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也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