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淮大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活跃着一个特殊的光荣群体——退役军人,他们冲锋在前,在战“疫”中彰显出军人本色。
“我当过兵,我得先上”
疫情爆发后,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第一时间发出号召,要求全省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安排,主动参加基层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哪里有号召,哪里就有行动。全省数十万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闻令而动。
“方队,我是张德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愿意奔赴前线,请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重要的位置交给我!”1月25日,马鞍山市交警机动大队长方成收到第一条请战短信。
“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我必须冲在一线;我是退役军人,关键时候我必须冲在一线;我是政协委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冲在一线;我是公益记者,关键时候我必须冲在一线!”1月29日,涡阳高亚男急切地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请战。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组织关怀下创业成功,回想每一步前进的路程,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政府的关爱。如今,国有难,我前来请战,这个时候当过兵的不上,谁上?”阜阳退役军人常青松,向党组织请战。
“我志愿加入支援湖北荣军医院疫情防控队伍,随时听候调令,奔赴一线,为赢得胜利贡献力量。”2月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各省发出倡议,号召系统优抚医院支援湖北荣军医院,这是安徽省荣军医院医护人员在收到动员令后发出的请战书。
一封封请战书,映衬的是一颗颗人民疾苦感同身受的急切之心,更是一颗颗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心。
逆行的身影最帅气
——可以选择居家,但他却选择了逆行。潜山小伙石李峰,退役后一直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正月初二从媒体看到火神山医院急需施工人员的消息,就想医院建设肯定需要他这样的工种,来不及多想,当天晚上即自驾赴武汉援建火神山医院。
——可以选择无视,但他却选择了接力。一批援助湖北的物资,车子途经祁门高速路口时抛锚,祁门县蓝天救援队援助一辆货车,祁门退役军人、蓝天救援队教官胡松青和队员冒雨搬运,确保了物资顺利到达。
——可以选择安逸,但他却选择了有为。蒙城县三义镇有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巡逻队,平均年龄达68岁。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家们,疫情当下,主动组织起来,承担起社区的巡查和宣传教育任务。
——可以选择坚守,但他却选择了出击。安徽省荣康医院是一所优抚医院,他们坚守阵地,认真做好医院的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防感染工作,确保荣军休养员健康,还积极参与火车站、高速路口等驻地重点场所值守。
逆行的身影最帅气,接力的担当最精彩,这是这些人军装在身时的选择。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不会变。
退役不褪志
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在这次战疫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曾经许下的诺言。
——这次疫战,我们痛心失去了他。2月3日凌晨5时,淮南市大通区退役军人、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队副中队长陈在华同志因坚守防疫一线劳累过度,突发心梗入院治疗,终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终年48岁。
——这次疫战,我们关心他的健康。自腊月二十九就一直在为疫情防控工作奔忙的凤阳退役军人、红心镇村委委员韩世磊,2月1日14点,因积劳成疾,脑部出血,累倒在了卡口执勤点,经过抢救生命体征平稳,目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这次疫战,我们理解他的心情。“爸,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回家?”这是肥东退役军人、杨店乡武装干事项贤羽12岁儿子的电话。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十多天的他,因为儿子简短的一句话,红了眼圈。项贤羽母亲和妻子相继病世,对孩子打击非常大,春节前本来答应接孩子回家过节的,却遇到了疫情。
——这次疫战,我们赞赏她的倔强。“院长,我要参加院组织的抗疫第一梯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向院领导申请的是滁州市光荣院“90”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付东梅近期身体不适,春节前其母亲因病离世,几天前奶奶又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考虑到实际情况,院领导没有同意其请求,然而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坚定地再次提出申请。
汇聚就是力量
连日来,退役军人们竭尽所能奉献爱心、加油鼓劲,在江淮大地上演着一幕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温情画面。
淮南退役军人苏翔主动向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阜阳退役军人葛浩新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捐赠69900元;铜陵退役军人俞杰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出15000元,1000份海鲜大礼包售卖金额的50%用于全市抗疫;淮南85岁退役老兵赵士明通过社区向组织交纳3000元特殊党费;蚌埠78岁残疾军人张学祥捐出自己3万元抚恤金;蒙城退役军人赵连生拒绝庆寿捐出2万元……一笔笔善款正通过各种渠道向疫线汇集。
爱心不分形式,汇聚就是力量。亳州退役军人杜威主动联系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义务提供4辆广告宣传车帮助宣传防疫知识;马鞍山退役军人、70岁高龄的水厚华将防疫知识编成顺口溜,录成录音,每日骑着三轮车宣传;利辛退役军人李庆带着4架植保无人机,无偿为利辛县江集镇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作业。
战“疫”还在进行,他们珍藏的军人名片正在安徽“疫”线熠熠生辉。(崔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