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时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天气逐渐转暖,正是春耕和田管的时候,做好防疫同时,我们春耕备耕已经正全面铺开了。”2月20日,安徽省凤阳县农业农村局王超告诉记者。
为发挥“三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压舱石”作用,作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的凤阳县,连日来着力抓好农资储备监管、农资下乡行动、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结构调整四大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开展。
把源头,加大农资储备和监管
“物资不足,种子不好,丰收不保”。凤阳县为满足全县的春耕备耕生产需求,保障农资质量,积极组织农资企业储备春耕物资。目前,全县农资经营企业已准备水稻种50万公斤、玉米种5万公斤、复合肥2万吨、尿素1万吨、农膜350吨,各种农药均备货充足。
为保障品质,从源头把好进货和销售关,农业执法部门及时受理种子备案42单,对全县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大检查,重点检查未审先推品种、假冒伪劣农药和肥料等,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近百家。
送到手,抓好“农资下乡”行动
“当前,有了种子化肥,要让这些生产农资下得去乡。”该县农业农村局李华介绍,针对疫情防控的形势,凤阳县对道路交通进行了必要的管控,为确保春耕备耕物资调运道路的畅通,该县综合考虑各地的需求实际,严格审核把关,现已为农资经营企业办理通行证85家,为种植大户办理采购通行证52家。
据介绍,该县这一举措保障了疫情期间大型农资超市、农资经营企业的正常运营,让种子、化肥、农药等关键农资能够及时销售到全县农户手中,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物资的需求。
多服务,加大农技指导和宣传
“今年受去年秋冬连旱影响,粮油作物适期播种比例下降,小麦、油菜苗情较往年偏弱,我们正积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以尽快改善苗情。”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德民说。
目前,凤阳县正在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指导广大农户转化苗情,开展苗情、病虫情调查,围绕防灾减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田管技术指导建议。同时,加大微信群、网站等各类线上渠道的宣传,及时向全县广大镇村干部、种粮大户等提供各类技术指导信息。
重优化,示范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在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凤阳县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冬春茬口,扩大“五早”作物种植,推广“早播”技术,争取早收获、早上市,早受益。
为大力推进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凤阳县及早谋划,在小溪河镇建设万亩花生种植示范基地,打造“凤阳花生”地理标志品牌,以做大产业体量;在武店镇创建千亩葛根生产示范基地,用好项目资金,支持发展深加工产业;在黄湾、大溪河等沿湖乡镇推广发展万亩芡实产业。“蔬菜、蓝莓、林果等各类示范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希望通过示范引领、专业合作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带动全县的种植结构的进一步的调整、优化和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殷兆松 记者 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