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粮油加工产值有望迈上3000亿元台阶

来源:中安在线 2019/1/24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6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23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这次会议是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后,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首次年度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省级以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6家,全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43家,全省粮油加工产值有望首次迈上3000亿元台阶。

  全年收购粮食2084万吨 市场化收购“唱主角”

  2018年,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如期组建挂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组建,标志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会上,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士其作大会工作报告。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2018年,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国家考核中,我省再次位居“优秀”等次前列,并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作大会典型交流发言。安徽创新探索的粮食安全“库长制”监管模式,在全省1076个粮库挂牌实施,合肥、淮南、阜阳、宜城、池州、铜陵等地建立多项配套制度,省市县三级库长制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全年安全生产、安全储粮零事故。

  2018年,安徽积极落实收储制度改革要求,全省建立10亿元规模粮食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支持市场化收购;出台省级临储小麦收购政策,帮助农民减损增收。合肥、蚌埠、黄山等地出台相应促进措施。全省全年收购粮食2084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占63%,?初步形成市场化收购“唱主角”与政策性收购“兜住底”的新政策体系。

  坚持改革为先,行业发展活力更加迸发。淮北、马鞍山、安庆等地“一县一企”改革进展较快。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土地确权率已达80%,独立核算的企业户数较上年同期减少52个,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79户,统算实现利润总额3.4亿元。濉溪、风阳、定远、肥东、灵璧、明光县及淮北市区盈利均超2000万元。

  2018年,安徽及时启动小麦、稻谷最低价收购,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研发推广“售粮通"APP,深受广大售粮农民欢迎。合肥等地出台补贴加工企业政策,有效破解农民不达标小麦销售困境。合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举办政策性粮油交易会487场,成交粮油437万吨,交易额94?亿元,成为宏观调控的“稳定器”。

  产值超10亿的粮食企业达43家

  2018年,安徽聚力转型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更加稳健。大力推动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和“走出去”等方式做强做大做优,目前省级以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6家,全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43家,全省粮油加工产值有望首次迈上3000亿元台阶,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势头稳中向好。

  其中,合肥、亳州、安庆、池州等地支持产业发展力度较大。设立包括粮油产业化在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出台“科技兴粮”实施意见,推动企业和粮食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全省逐步形成食品、小麦、稻谷、玉米、糯米加工等5大类10余个优质产业集群,合肥、淮北、蚌埠、宿州、滁州等地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培育粮食企业集团和“巨无霸”

  万士其表示,2019年,我省将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发展粮食骨干龙头企业,努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30亿、50亿的粮食企业集团和“巨无霸”。积极引导企业探索建立企业联盟新模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促进企业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不断集聚联合发展强大优势。

  在消化不合理库存方面,2019年,我省将把国家定向销售计划优先安排稻支兼作的仓容察张地区,缓解粮食收购局部地区起容压力。把握“去库存”节奏,促进粮食库存回归合理水平。要严格国家粮食“去库存”政策,做好出库监管,严惩“转圈粮”和“出库难”等违纪违规行为。(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