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效率升级 安徽省实施“皖企登云”计划

来源:中安在线 2018/2/12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7









  数据驱动效率升级,企业掀起“登云”热潮

  “通过3D云平台,远在北京的医生将病人的CT传到云端,我们的建模师便将二维图片转化成三维图像并建模,再经过与医生的多次交流修改,一个医用3D打印模型便可做出来。 ”宿州达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介绍,该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主要为医院提供个性化医学3D打印服务。 3D打印的医用模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大大节省了医生的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准确度。而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多亏有了云平台才能实现。

  王金介绍,云平台的应用不仅节省了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还可以提供更快的运算速度和更多的运算能力,通过对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分析,可以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并根据反馈进行工艺改进以及技术研发。

  “小企业登云,大企业要造云。 ”合力叉车信息化部副部长张纪九介绍,合力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工业APP等信息技术构建云计算平台,将营销、设计、制造、供应、物流、服务等环节中的系统、设备和人连接起来,在云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可动态组合的智能服务。

  在合力公司桥箱部加工中心,技术工陈磊熟练地在智能终端上输入产品流水号,屏幕上立即显示出当天要加工的产品信息。按照信息提示完成作业后,他可以在这台终端上报工,产生的数据自动保存至云端。

  陈磊所使用的是合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APP报工宝。除了报工宝,合力还开发了维修宝、售后宝、整车宝、质检宝等多款工业APP云应用,共同构成了合力的移动云计算平台。 “维修人员通过手机下单维修,仓库保管员通过手机收发料,销售人员通过手机及时掌握销售趋势、库存信息……通过云平台,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张纪九介绍,通过云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构建一个工业大数据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形成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应用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皖企登云”计划,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生产线、车间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培育。去年,工信部印发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双“百万”工程,组织实施百万工业APP培育工程,实施百万企业上云工程,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工业云平台迁移,加快低成本、模块化的数据采集、工业软件、开发工具等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普及推广。 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掀起了“上云”的热潮。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潘峰认为,加快推动“企业上云”,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海量的数据资源的存储、梳理、分析,可以产生附加价值。

  深挖数据资源,打通应用是关键

  “云”到底是什么? “云计算是计算方式的变革,相比以往一台电脑在计算,它是一种分布式计算,相当于成千上万台电脑在计算,计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的模型也在不断优化。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大数据管理专委会秘书长端木凌介绍,云计算平台可以分为三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与大数据紧密相连,在万物皆可数据化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挖掘激活这一要素就要靠云计算。 ”

  “一台叉车有200000行代码,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以及各层次的数据分析需求,都将通过云计算来实现。”张纪九认为,如何获取数据资源、用好数据资源,是云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云的核心功能可以理解为“敏捷可视化”,即通过模型优化,把所有的数据应用并展示出来。

  “因此造云不是目的,用云才是关键。 ”张纪九介绍,合力的移动云计算平台目前全国200多家网点都在使用,自2014年10月以来,3年点击量实现360倍增长,月点击量达到140多万次。

  “当前云产业已经成为风口,但是也面临一些乱象,比如各地纷纷建设数据中心,但是由于缺乏产业链的配套,使用率不足,一些数据中心建好后成了摆设。 ”端木凌认为,未来云产业发展重点还要打通应用环节。

  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研发高阻隔复合包装新材料,一直注重运用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生产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最明显的制约因素是感受到信息化、专业化人才不足。 “信息化改造技术含量较高,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更专业的人才来共同参与布局和实施。 ” 科大国祯是一家专业的数据运营商,主要为企业提供数据托管、容灾备份等服务。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自建机房,不仅需要场地、设备投入,还需要专业人员维护。一个普通机房建造成本要上千万元,对于中小企业而说,现在租赁我们的服务器,几千元就搞定了。不仅省去了机房、电脑等硬件成本,后台维护也不需要自己操心。 ”

  让云平台落户产业聚集区,鼓励中小微企业登云

  近年来,我省多地加快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省会合肥为中心,以宿州、淮南为两翼,各地多园区共同发展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布局,为我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推广运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云计算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合肥搭建工业云平台,已支持2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应用工业云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外包等服务。”合肥市经信委信息产业推进处负责人孙勇介绍,合肥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需求,积极构建云服务体系,依托国内知名成熟工业云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能力输出、海量连接、应用孵化等服务,助推万家中小微企业上云。 当前,工业企业对共享式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强烈,大型企业需要充分借助信息化应对规模效应递减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整体优势;中小企业需要加快创新速度,运用较低成本的信息化手段增强各部门协同和反应速度,共享社会创新知识资源。

  相关专家认为,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聚集区落地,推动地方政府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建平台”与“用平台”双向迭代,打造资源富集、良性互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