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在线报道,安徽省邮政管理局今天召开《安徽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通气会》,《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当时现代邮政业”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省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将达到390亿元,其中快递业务量18亿件;行业业务收入将达到270亿元,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00亿元。快递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2500亿元。行业累计新增岗位5万个。
邮政业标准化建设也将加快推进,主要快递企业实现寄递服务便捷化、内部作业自动化、生产组织信息化。同时,构建形成覆盖全省、网络共享、功能集成的邮政普遍网络服务,构建形成普惠城乡、联通国际、安全高效的快递服务网络,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此外,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重点快递企业国内重点城市间实现快件48小时送达,省内市县80%实现互寄“次日达”,快件延误率、丢失率、损毁率将明显降低。
相关新闻:
合肥入选“中国快递示范城市”首批创建试点将优先获得示范项目
在顺丰速运合肥集散中心,员工正在紧张分拣包裹。记者徐旻昊摄
12月15日,国家邮政局遴选出首批8个城市开展“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合肥市作为我省唯一入选城市名列其中。
根据《国家邮政局关于开展“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要求将快递业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快递业务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覆盖城乡、配套衔接、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快递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快递服务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一定代表性。被授予“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国家邮政局快递业试点示范项目。
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合肥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67亿件,占全省比重44.06%,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21位;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16亿元,占全省比重45.19%,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25位。(安徽日报)
快递企业发现寄递疑似毒品未报告或最高罚款5万元
12月12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听取关于《安徽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修订草案健全了毒品管制制度,增加邮政、快递、物流企业防范寄递、运输毒品,金融机构防范涉毒洗钱以及毒驾治理的具体要求。
据省公安厅副厅长许刚介绍,现行的《安徽省禁毒条例》颁布于2003年10月,随着上位法的变化以及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修订。
相比条例,修订草案删除14条、修改27条、新增25条。针对毒品案件中频频发现的毒贩利用快递包裹运输毒品的问题,修订草案规定,邮政、快递、物流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对寄递或托运的物品进行检查、验视,防止寄递、托运毒品和非法寄递、托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邮政、快递、物流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寄递、托运实名登记制度。登记信息的保存期限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对邮政、快递、物流企业未实行检查、验视、实名登记,发生涉毒案件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发现寄递、托运疑似毒品或非法寄递、托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未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修订草案规定,金融机构应当依法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报告管理制度,配合公安机关对毒品违法犯罪可疑资金进行监测。发现涉嫌毒品违法犯罪的资金流动情况,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同时规定,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应当将吸毒筛查纳入本单位驾驶人员体检项目;发现驾驶人员有吸毒行为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驾驶,并向公安机关报告。(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