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商业车险费率实施后,记者日前从省保险行业协会获悉,从2015年12月25日实施至2016年2月18日,77%的续保车主保费较上一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保险公司接案率也有所下降。业内人士介绍,新的车险费率主要由三个影响因素,其中车主无赔款优待系数影响最大。
现象:剐蹭事故报案降幅最多
安徽省保监局产险处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改革将“车型定价”与“车主定价”一起启动。“出险率低、维修成本低的车型保费相对就低,不出险或少出险的车主保费也会有所下降。”该人士表示,这一方面制约汽车厂家,提高其产品安全性能,同时降低维修价格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促使车主安全、文明驾驶。
新政策实施近两个月来,车险市场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记者从安徽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从2015年12月25日实施至2016年2月18日,77%的续保车主保费较上一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保险公司接案率也有所下降。
“春节前后保险公司接案率往年都比较高,但近段时间报案数量同比却出现下降。”省保险行业协会产险工作部“商车费改”业务负责人刘豫洲告诉记者,其中降幅最多的是剐蹭事故,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险次数与保费挂钩”的新政策在发挥效应。
新规:出险次数与保费相挂钩
“改革后,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刘豫洲解释,保费受到公式中4个变量影响,其中出险次数与无赔款优待系数直接挂钩。
据保监会发布的“无赔款优待系数表”显示,改革后,连续3年、2年、1年没有发生赔款的,无赔款优待系数分别由改革前的0.7、0.8、0.9下降为0.6、0.7、0.85,优惠幅度进一步加大。其中,3年无赔款优待系数是改革后的最低值。
此外,出险次数多,“惩罚力度”也较以往加大。如果是“新保或上年发生1次赔款”的,该系数保持不变。而对于“上年发生2、3、4次、甚至5次赔款”的,无赔款优待系数则大幅上涨,每多出一次险,系数上浮25%;上年发生5次及以上赔款的,系数上涨两倍,这也是最高值,比改革前上涨30%多出不少。
“整体保费的变化,不仅与‘无赔款优待系数’有关,其他系数也可能同时发生变化。”刘豫洲表示。
分析:新保费最低可享受4.3折
刘豫洲介绍,公式内的“基准保费”主要涉及车型、使用年限、使用性质等因素,因此短期内变化不大。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按照规定,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及车主状况,分别有上下15%的范围内自主浮动权。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车主的保费最低可享受4.3折的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后,保险公司将可根据客户的出险次数、赔款金额等情况,自主决定在“自主核保、自主渠道”两个系数上的浮动数值。也就是说,各家保险公司可通过自身的精算体系,根据对客户的风险测算,来决定上述两个系数在15%的范围内是上浮还是下调。
有分析认为,这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拥有更多的自主定价权,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询价,进行货比三家。
算笔账:
最低优惠4.3折如何得来?
公式: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注: 1.连续3 年、 2 年、 1 年没有发生赔款的,无赔款优待系数分别为0.6、 0.7、 0.85,其中0.6为最低值;
2.上一年连续发生赔偿的,每多出一次险,系数上浮25%;发生5次及以上赔款的,系数上涨两倍,这为最高值;
3.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及车主状况,分别上下浮动15%。)
计算:以3年无事故赔偿为例,无赔款优待系数为0.6,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分别下降15%。
那么,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0.6×0.85×0.85=基准保费×0.4335,即最低保费打4.3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