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省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平台建设再添生力军——1月8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合肥经开区建成启用,将成为我国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为世界公共安全技术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在产学研用合作上先行先试,打造出更多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平台,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路径。新近召开的省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在部署“十三五”开局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围绕补短板推进增后劲,把实施“4105”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开展结构性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全力实施“调转促”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重点工程,扎实做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启动工作。
“两个中心”如何建设
——着力深化创新改革,实施一批先行先试举措,加快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我省被列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也是一项重大任务。谋定而后动,经过缜密谋划、科学设定方案和路径后,今年,围绕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点任务将全面铺开,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点燃创新引擎,首要的是释放更大的改革红利。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深化创新改革,在产学研用合作、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股权和分红激励、科研人员留职创业与职务发明、科技人才流动、军民深度融合等方面实施一批先行先试举措,加快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这也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期待。 “以股权激励和分红改革来说,现行的政策是科研人员取得了股权奖励就需要缴纳所得税,但现实情况是,他们虽然获得了股权奖励,但并没有带来现实的收入,很多科研人员并没有钱来缴税,反而成了一项负担。 ”省政府参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原副所长伍先达说,股权激励的所得税应当调整为在科研人员取得股权分红时再缴纳,这就需要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过程中进行先行先试的探索。
加快“两个中心”建设,必须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通过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让科研人员和创新型人才的智慧充分涌流、积极性充分发挥。在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看来,科研人员的职务发明所有权归属个人或科研团队所有,也是一项值得试点的探索。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我省将选择若干科研单位进行这一改革试点,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成果,来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创新优势。今年我省将还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构建创业辅导、孵化培育、创业融资、上市辅导、政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广泛调动酝酿在民间的创新创造活力。
“我们坚持立足自有、开放前沿,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传统汽车的节能升级等领域已经申请1000多项专利,去年获得授权专利达到200多件。 ”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说,积淀技术优势,企业就能获得新的成长动力。以江汽新能源轻卡项目为例,这一项目达产后,将实现200亿元销售收入并带动100亿元的配套产业发展。
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我省将启动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前沿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这将为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构筑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进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