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单位GDP能耗下降5.45%

来源:中安在线 2019/6/19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6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从6月18日举办的2019年安徽省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获悉,2018年安徽单位GDP能耗下降5.45%,超额完成下降3%的年度控制目标任务,“十三五”前3年,全省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时间进度的94.49%,高于60%的进度目标。2018年,省能源消耗总量13328.91万吨标准煤,低于年度能耗总量13453.87万吨标准煤的控制目标,比2015年增加996.94万吨标准煤,低于“十三五”前3年能耗增量1122万吨标准煤的控制目标。

  2018年,安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4%,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十三五”前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7.2%,超过序时进度目标。按时完成2018年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对石化、化工、造纸、独立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104家重点用能企业和92家重点用能设备生产企业开展现场节能监察。推荐2家企业入围2017年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组织召开第七届安徽省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介会,发布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遴选推介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并在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节能服务进园区(企业)活动。

  建筑节能方面,安徽启动实施2个省级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和72个省级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项目示范,2018年,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实际竣工面积3089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总面积43.1%,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计划。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执行率、施工执行率均达到100%。《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施行,全省公共建筑节能率标准由50%提升至65%。全年完成532.61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111.97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335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任务。编制发布《安徽省绿色建材评价指导手册(试行)》等,组建省级绿色建材专家委员会,发布首批7家绿色建材评价备案机构,截至2018年底,有18家企业的2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材标识,累计推广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956项。

  交通运输节能方面,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多个政策文件,开展标准规范研究,调整优化发展结构,基础设施建养运管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运输装备节能化清洁化进程不断加快,圆满完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编制《安徽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方案》,积极引导大宗货物由公路运输向铁路、水路运输转移,全年完成水运货运周转量5630.9亿吨公里、增长2.3%。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为56.92%,全市共有公交线路264条、增长12.34%,营运线路4304.05公里、增长13.42%。全年新增及更换公交车2627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599辆,远超国家规定比例;列入年度岸电改造任务的23个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码头岸电设施数量比上年有所增长。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全省新增新能源道路客运车辆69台,其中纯电动59台、插电式混合动力10台。截至2018年底,全省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903台、增长79.88%,全省共有各类新能源公交车11682辆、增加2810台。4个国家公路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共运行甩挂运输线21条,投入运营牵引车175辆、挂车453辆,拖挂比1:2.58,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公共机构节能方面,2018年,全省公共机构实现人均能耗下降3.07%,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1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家单位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51家单位获得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320家单位获得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超额完成创建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名录库建设,制定重点用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案,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情况分析报告。组织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并开展计量审查和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验收。组织召开全省公共机构能耗数据会审会,完成2017年度公共机构能耗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积极推广使用能耗统计网上直报软件,并持续优化升级。出台《省级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安排省级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记者 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