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两岸,风吹麦浪
此时,广袤的江淮田野金黄一片,处处洋溢着丰收景象。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和布谷鸟高亢的歌声,我省4300万亩小麦自南向北,陆续开镰收割。
颍上县小麦开镰。方文青摄
沉甸甸的麦穗。王林洪摄
冬小麦是夏粮的主体,也是一年粮食生产的开局。安徽是全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产量常年居全国第四位。今年小麦长势理想,预计单产与去年相比持平或略增,有望实现“十七连丰”。
寿县张李乡淠河湾油坊村,机手在抢收小麦。陈多田供图
颍上县,农民迎来新一季的丰收。王林洪摄
亳州市赵桥乡,农民在装卸刚收获的麦子。焦魁摄
预计我省麦收从5月下旬开始,到6月上旬基本结束,由南向北逐步展开,黄金收割期10天左右。为确保小麦由“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全省计划投**合收割机20万台,如不出现重大异常天气,现有联合收割机完全可以满足抢收需要,机收率预计稳定在98.5%以上。
颍上县王岗镇唐垛湖小麦开镰。方文青 摄
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张王庄村,农民在收麦子。王林洪摄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天气,我省已制定了《安徽省小麦抢收应急预案》,成立小麦抢收指挥部及办公室,建立红橙黄三级响应机制,明确相应措施,落实应急保障举措。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情况下小麦抢收能力。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计划组建470个应急机收作业队,应急时由农业农村部门统一调度,确保关键时刻机械“调得出、用得好”。
颍上县王岗镇唐垛湖小麦开镰。方文青 摄
利辛县农民在收割小麦。利辛县建友农机合作社供图
据了解,未来三天,我省皖北小麦主产区将全面开镰,小麦抢收进入高峰。
出品:安徽日报东篱工作室
监制:张尚稳 杨飞
策划/文案:史力
视频拍摄:史力、焦魁等
头图摄影:王林洪
视频制作:刘子凌
制图:甘亮
编辑: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