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群众心中扎根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19/09/23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3





去年以来,泗县积极谋划,高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创新“13456710”工作模式,让该项工作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引领群众,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14处,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68支,注册志愿者11.3万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500余场,受益群众超10万人。

近日,宿州市委常委、泗县县委书记张志强带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尉成辉及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主题办相关负责人,来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泗州戏传承文明实践点及花园井社区、朱桥社区、衡尤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调研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群众拜师,在现场作答,进一步推动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

分散的实践阵地“整合起来”

在泗县清水湾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泗州戏传承点,来自泗州戏剧团的文艺志愿者们正紧锣密鼓的排练着移风易俗题材的新戏《红色催款单》,婉转的唱腔吸引了园中休憩的群众驻足观看。

“在公园里设置传承点,在博物馆建设小戏台,一个用于练功,一个用于演出,这些开放式的实践阵地方便了群众的参与,让公共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王向阳说道。

泗县在县、镇、村三级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整合盘活全县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惠民、科普服务、体育卫生等阵地资源,把泗县博物馆、家风馆、体育馆、行政服务中心、爱教基地等充分利用起来,打造契合党员干部和群众需求的主题实践基地。同时,工青妇等单位打造各自的特色示范点,如工会的“职工之家”、团委的“青年之家”、妇联的“妇女之家”等,让小站所发挥大作用。引导鼓励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使活动阵地延伸到群众田间地头、居民院落、园区工地等生产生活一线,真正把阵地建到群众的“家门口”。

单薄的志愿队伍“充实起来”

在朱桥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小树苗志愿服务队正在制定新学期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计划。“我们的队员大部分是在职教师,都是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利用假期和周末,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成长的烦恼。”小树苗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说道。

在泗县像小树苗这样的志愿服务队有进500支,全县注册志愿者11.3万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遍地开花,泗县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别人、服务社会,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泗县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以及理论宣讲、道德文明、脱贫攻坚、文化惠民、质量安全、科技、法律等12个志愿服务队。各所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吸收乡贤能人、各级好人、道德模范、致富能手、脱贫典范、文艺草根等群众“自己人”,充实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出了小树苗、向阳花、俏夕阳、新乡贤、乐群等一批群众性志愿服务队伍。

零星的服务项目“丰富起来”

“‘工作太忙,孩子放学没人带’、‘老小区没有物业,车子经常找不到地方停’、‘隔壁两口子闹离婚,吵闹影响周围邻居’......这些都是网格员带回来的问题。”在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喜环眼里,这些琐碎小事都是群众眼里的大事,都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

花园井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出了“四点半课堂”“红色物业”“岳喜环调解”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丰富起来的服务项目满足了群众分众化需求,群众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纷纷主动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泗县围绕“5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重点,针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特点,以服务项目为纽带,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一批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用活“讲、评、议、帮、庆、践”等形式,讲出群众心声,服务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参与,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大白话讲述大道理,推动文明实践往深里走、往实里做,让群众坐下来、听得进去、记在心里、用在实际。

“要深入推动实践阵地便民化、志愿队伍多元化、服务项目精准化、工作运行常态化,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耳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群众心里扎下根。”宿州市委常委、泗县县委书记张志强说道。(王虎)









(责编:刘颖、金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