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创新机制,做实110减负工作成效凸显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19/10/18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8





在为公安110减负过程中,安徽省巢湖市推行由政府专业平台统一指挥调度,任务科学合理分流,社会协作积极响应的非警务警情处置机制。通过该机制,将减负工作做深做实,真正实现了公安基层负担减下来,业务绩效上台阶的目标。

综合治理调度中心成立,奠减负之基

基层民警任务重、压力大,是长期困扰公安工作的一大难题。这种压力很大程度源于有限的警力,承担着大量非警务警情的处理。这些本不应由警察做的事,可为了群众利益,广大民警无怨无悔,负重前行,倾力为之,而换来的结果却是别人家的田未耕好,自家的地也撂荒了。如此,上级业务部门不满意,群众也不满意。基层民警倍感压力,非警务事务早到了与公安业务剥离开的时候了;另外,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警察大包大揽打天下显然也不合时宜。为基层减负、减负,该局党委痛下决心并努力做了很多工作,可效果一直差强人意。

2016年公安部“岳阳”会议召开,110减负工作迎来了重大转机。该局党委迅速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2018年8月,巢湖市社会综合治理调度中心(下简称‘中心’)正式挂牌,这是项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在安徽全省105个县市区中系首例。

“中心”将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整合到一起,并开通了91580政府统一热线服务平台,该平台24小时在线,从事警情接收、二次分流等工作。今后对非警务类警情,110接警台以“一键”切换的形式流转给“中心”处理。

“中心”的成立,为公安110减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做实警情分流、消化工作,为减负之要

“减负决不是公安在推卸责任,而是要让更多、更专业的资源参与进来,以便更好、更优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巢湖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李加权如是说。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做好警情分流、接收、消化工作就成了减负成败的关键。经深入调研,并根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公安110报警服务台职责定义为:受理治安、刑事、交通、火警、反恐等紧急警情;凡城市管理、社会事务、政务咨询、举报投诉、家政服务等非警务求助警情,将由110报警平台流转给“中心”“91580”服务热线平台。“中心”平台根据警情的性质,按照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再确定任务责任主体。“分流的内容明晰了、任务承接主体明确了,各成员单位遇到警情都各自有了投奔,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中心”主任周必锋介绍说。

万事具备后,如何让警情责任单位承接得住、消化得了?“中心”有招,即: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细则。对积极有效处置非警务类警情的单位将予以加分奖励,相反将予以扣分惩戒并通报,这样的考评结果还将纳入政府年度考评。

在考评机制的正向激励下,各责任单位承接警情、处置警情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6月25日晚,有群众向110报警平台投诉称,凤呜花园小区一建筑工地施工噪音扰民。110接线员迅速将此警情分流到91580平台,该平台第一时间分流至市环保局。该局三名工作人员背上专业设备,立即赶往现场核查。面对检测结果,施工方哑口无言,并立即停止施工。

为进一步做实非警务警情的承接、消化工作,各责任单位还自增压力,拉高标杆。8月份,凤凰山街道办事处,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警情处理分中心。其它乡镇街道也不甘落伍,正在积极跟进中。

负担降下来,结业务绩效上台阶之果

据调查,“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日均分流非警务警情量为12起,占有效警情的10.44%。截至目前,“中心”分流非警务警情5040件,这些警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

大量非警务警情被及时分流,让基层民警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自此他们可以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聚焦主业,干自己该干的活了。由此,预防打击违法犯罪、防范安全事故、化解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和窗口服务等等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2018年业务绩效考评,巢湖市公安局在合肥市县(市)序列中排名第一,并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刑事打处同比上升52%;黄赌刑事和行政打处同比分别上升22.6%和70.9%。全市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4%,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6.1%,黄赌警情同比下降63%。巢湖群众安全感测评指数为99.14,满意度测评指数为98.08,较去年下半年实现了“双提升”、“双进位”。

新机制运行后,110平台是不是游离于非警务类警情处置的五行三界之外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还是一个服从于91580统一调度,协作处置警情的一个成员单位。

8月22日上午,巢湖路一辅道上发生一起路面油脂滑倒多名行人的警情。根据91580指令,辖区派出所配合相关单位很快处理好了这起意外事故。(杨祖友)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