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县:就业脱贫工程让贫困百姓脱贫增收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19/11/01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4





今年以来,无为县紧扣“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个具体目标,以就业脱贫工程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就业脱贫工程,针对各类贫困人群采取多种就业帮扶措施促进其稳定脱贫。

“为就近提供就业岗位,我们挖掘县内经营情况较好、发展潜力较大、适合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的企业,按照“扶贫驿站+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建设就业扶贫驿站。”县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我们,“如以红庙的红色山水涧4A级景区+菊花茶加工、开城的雨衣加工、泉塘的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荸荠和水产养殖、襄安的公共就业服务+菜籽油加工、石涧的雨衣制作为依托,建立集就业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技能脱贫培训“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驿站,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

目前,无为县累计建立17家就业扶贫驿站,共吸纳165名贫困人员就业,建立65家就业扶贫基地,共吸纳563名贫困人员就业。县人社局按照200元/人·月的补贴标准向载体运营企业和贫困劳动者拨付岗位补贴,激发参与就业脱贫积极性。

针对农村60岁以上和因病因残有部分劳动力的贫困人员较多的情况,无为县在各镇开发了300个辅护林护路、保洁保绿等辅助性岗位的同时,制定了《无为县开发“七大员”公益性岗位及辅助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就业的实施意见》,在全县开发秸秆禁烧巡察员、预防溺水看护员、大气防污监督员、农村环境保洁员、乡风文明宣传员、公共设施协管员、社会管理调解员等具有县域特色的“七大员”公益性岗位。设置“七大员”公益性岗位不仅为农村建设治理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托底安置就业机会。

据了解,无为县在20个镇开发了“七大员”公益性岗位1550个,岗位开发总量较去年增长2.5倍。县人社局按照400元/人·月和100元/人·年的补贴标准按季度向上述人员拨付岗位补贴。目前已拨付第一批岗位补贴资金906.5万元,人均年增收4900元。

针对有技能培训需求、就业愿望强烈的贫困劳动者,无为县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工作目标,开展技能脱贫培训。按照“应培尽培”的原则,立足多元化教学模式,开设技能脱贫培训班。对培训需求集中的工种,就地就近组织开班。对培训需求个性化的工种,采取“小班制”、“师带徒”等形式进行“一对一帮扶”精准培训。

据统计,无为县已开班16期,培训贫困劳动者561人。其中,专门开办了2期小班,为21名贫困劳动者提供了个性化培训服务。遴选了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茶叶种植、绿化保洁、建筑施工等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工种组织开班。采取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现场教学等契合农村实际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高教学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学员感性认识,增强培训效果。建立“脱贫培训+就业推荐”工作制度,通过增设就业指导课和发放岗位推荐表,为学员就业提供指导,打通从培训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杜丹) 









(责编:黄艳、金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