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养鸡大户甘孝琴,在舒城县万佛湖镇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在贫困绝境中奋起直追的“女强人”,不仅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更是赢得了邻里乡亲的交口称赞。
女子胜儿郎,重担身上抗
甘孝琴是贵州省贵阳市织金县人,二十多年前身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家乡偏僻的小山村嫁到万佛湖镇汪湾村,刚开始虽知丈夫贾世树患有小儿麻痹症,但生活尚可自理,一家人过着温馨而又平静的生活。
新婚不久,贾世树的病状加重,导致半身不遂,几乎丧失劳动能力,而公公婆婆年事已高,女儿又刚刚出生,老老小小都需甘孝琴一人照顾,生活的所有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她瘦弱的肩膀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坚强的甘孝琴并没有被击垮,她望着丈夫,坚定地说:“只要家里还有主心骨,家就不会散,哪怕天塌下来,我也会守着这个家!”
自丈夫终年卧病在床后,甘孝琴给予的不仅是生活上的照料,更点亮了丈夫精神上的希望之灯。为了防止丈夫肌肉萎缩,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甘孝琴就早早起床,给丈夫活动关节、按摩肢体,不论寒冬腊月或是夏日炎炎,甘孝琴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喊过累和苦。烧水、煮饭,给丈夫洗脸、擦身子,再一口一口地喂丈夫吃饭,她常常微笑着安慰丈夫:“家会好的,都会好的。”在她的鼓励下,贾世树也愁容渐消,慢慢振作了起来。
除去照顾丈夫的重责,甘孝琴还一肩挑起了家庭经济来源的重担。每天安顿好丈夫后,她便匆匆吃一口饭,赶往油厂工作。油厂的工作并不轻松,对于每天忙于照顾丈夫的甘孝琴来说更是考验重重,她每每拖着疲倦的身体披星戴月而归,可甘孝琴却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艰辛。护理好丈夫,努力养好家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与不易的生活展开顽强的斗争,她竭尽所能,只为这个家。
除去丈夫,甘孝琴还有一双年迈的公婆需要照料,甘孝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常常教导女儿要怀孝心、肯吃苦、敢担当。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大女儿兰兰从小就展现了懂事的一面。没有钱,就不能出去读书,每当别的孩子在玩耍时,她总是帮着母亲整理家务;当别的孩子拿着零花钱购买各式各样的玩具时,她也总懂事地打算着尽己所能贴补家用。“母亲是我的榜样。”贾兰兰说道。从小以来,母亲的一言一行便牢牢地印在了她的心里,伴随她成长。
家贫志愈坚,脱贫奔在前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各项开支逐步增加,而自己家并不十分宽裕,甘孝琴感觉很不甘心,并深知输血式的帮扶并不是长久之计,要改变家庭状况,必须要自己先动起来。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在家人的支持下2007年第一个家庭鸡舍办了起来。由于刚开始没有什么养鸡经验,几十只鸡还是以传统的家庭养殖方法去养,不过几十只和几只养殖有很大不同,鸡多,棚小,再加上没有合理的处理鸡棚环境等问题,刚开始的两年没有太多的经济效益,甚至一度折本。
甘孝琴想想光这么凭着感觉去干,没有一定的养殖技术还是不行,但是要专门去学习,家里的孩子和丈夫没有人照顾也不行,便想着通过网络书籍等自助学习的方式,增强养殖技术。但由于本身不识字,看不懂书,甘孝琴便让丈夫贾世树通过网络和书籍来学习养殖的方法,再去教自己,两个人共同学习,就这样慢慢的、一点点的精进养殖技术。
养鸡场创办之初,甘孝琴既要照看家里的老人、小孩,还要照顾半身不遂的丈夫,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为鸡添饲料,清扫鸡舍,深夜还要再起来到鸡舍转一圈,如一旦发现异常,就可以及时诊断治疗。甘孝琴不敢有半点疏忽,时时刻刻关注着鸡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因为这些土鸡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
为了尽可能少走弯路,甘孝琴一有时间便就跟着村里的养鸡大户学技术,学销售,收集土鸡养殖的相关信息资料,了解农村养殖行业信息动态,分析周边市场对土鸡、土鸡蛋的需求现状,并在自己的鸡场进行各种摸索尝试。
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甘孝琴渐渐全面而又熟练掌握整套土鸡养殖技能,她养的土鸡从入栏到出栏,全部采用谷物饲养,个个肉质鲜美,年出栏土鸡近10000只,年收入增加4万多元,养鸡厂规模达到1200平方,成为了全镇有名的土鸡养殖大户和女致富能手。
“现如今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能够进一步扩大生产,每年光养殖收入就达到了好几万元,各项开支都有了着落。我们穷了大半辈子,现在看着生活越来越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真是越干越有劲!” 甘孝琴说道。
在县、镇、村多层帮助下,甘孝琴家终于拨开贫困云雾,丈夫贾世树脸上也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先富帮后富,共奔致富路
“一人富了不是富,要带动大家一起富。”甘孝琴想起那些年乡亲们的帮助,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甘孝琴用自身养鸡的成功案例,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利用汪湾村的林地资源养殖特色土鸡,从鸡苗育养、饲料搭配、鸡舍搭建,到疫情防治、产品销路,她毫不吝啬倾囊相授。在甘孝琴的带领下,汪湾村一度掀起了养殖热潮。
汪湾村联胜组的贾中贵,今年已经51岁了,自2017年父亲去世后,便没有再外出打工,而是选择留在家里照顾年迈的母亲。可是不打工就没有收入来源,贾中贵的家庭一度陷入了困境。
正巧这时,甘孝琴的鸡场办了起来。看着甘孝琴越办越好的鸡场,贾中贵陷入了沉思。今年年初,贾中贵从甘孝琴处购买了100多只优质鸡苗,正式投入养鸡大军之中。“选鸡苗、购饲料、打疫苗……真是多亏了小琴,手把手地将了我这么多知识,让我也踏上了养鸡致富路!”下一步,贾中贵准备用卖鸡赚得的钱加上筹得的资金,对鸡舍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扩大生产。
“养鸡的成本低,风险小,我刚好又有经验。大家既可以有效利用起宅前屋后的土地资源,又能兼顾到一家老小,不失为一个增加收入、改善家庭条件的好办法。”甘孝琴介绍道。
甘孝琴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在2017年为她家赢来了“五好家庭户”的称号,又接连在2018年通过“在贫奋斗,脱贫光荣”活动被评为镇级“脱贫示范户”,2019年被评为最美脱贫攻坚人,成了镇村两级的典型模范。
自强不息的品质,加之难能可贵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是家业兴旺、家庭和睦,各项日常生活基本开支都有了着落。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持续关心和帮助下,汪湾村以甘孝琴为代表的,勤劳、实干的贫困家庭也正稳步走上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舒畅 肖悦)